1.幼兒家長要堅持說普通話,要根據(jù)當?shù)胤窖灾袑W拼音的干擾因素,如n、l不分,平舌音與翹舌音不分等,編一些針對性強的繞口令、兒歌,使兒童能辨別其發(fā)音的差別。
2.如在發(fā)“子”、“吃”的音時,舌要向上,呈勺狀,有種懸空感,但寶寶卻不會做這種動作,只會發(fā)平舌音,于是錯音就出來了。
3.在語音基礎(chǔ)方面,延續(xù)了近幾年“取字音、舍字形”的一貫考查特點,考查了對貴州考生而言辨析頗有難度的平舌音問題,比較出人意料。
4.大二學生小魯告訴記者,平時說話不注重區(qū)分平舌音和翹舌音、邊音和鼻音,上課回答問題時沒少鬧笑話。
5.女兒第一天上小學,顏女士經(jīng)過老師辦公室時,就被老師叫住,說小唐的普通話有上海口音,分不清平舌音和翹舌音,以后學拼音可能會遇到障礙。
6.字正腔圓中國話,字的發(fā)音變化大。翹舌平舌好區(qū)分,前鼻音后鼻音難度大。人人都能說中國話,說好可要把功夫下。國際母語日,愿你說一口標準的中國話,人人羨慕把你夸。祖國文化靠我。
7.受泉州地區(qū)方言影響,平舌音和翹舌音、前鼻音和后鼻音、鼻音和邊音區(qū)別不是很清楚,造成了學生寫繁體字、異體字、簡化字、錯字別字的現(xiàn)象。
8.為了更標準地發(fā)出平舌音,她總結(jié)出了利用筷子練習的方法,尋找“閩南語系平舌音”。
9.她分不清平舌音和翹舌音,也常常把“YU”發(fā)成“YI”。
10.“十”和“四”又只是卷舌音和平舌音之分。
11.她有著天都市女孩特有的秀氣,天都市特有的翹舌音和平舌音不分的口音,讓他倆一下子把關(guān)系拉近了許多。
12.她七歲之前,說話都是翹舌音和平舌音不分,當時把我們都逗笑了。
13.據(jù)他介紹,首先,在清代以前,中原古音并無“sh”這樣的卷舌音,只有平舌音“s”,卷舌音是滿族入關(guān)之后傳入中原的。
14.譬如,我的一位同事,分不清平舌音和翹舌音,她一講話,我就不由得要打斷她,給她糾正錯誤的發(fā)音。源自造句網(wǎng)
15.平舌翹舌不分,好,這是一外地客,能拉。
16.那套衣服平舌音和卷舌音是最新式樣的。
17.其次,日語或朝鮮語多為平舌音,而且不像漢語有四聲變化,把這些國家的名字準確音譯成中文是非常困難的。
18.一堆字卡,背面畫上了憤怒的小鳥圖案,而鳥窩寫著“平舌音”或者“翹舌音”,小學生需要將他們一一對應(yīng)。
19.今天教漢語拼音翹舌音zh、ch、sh、r,并與平舌音z、c、s進行區(qū)別。
20.接下來就是翹舌音和平舌音的區(qū)別,尤其是“r”的讀音,很多小朋友發(fā)音奇怪不到位置。
21.舌面音j、q、x做聲母的個別字依次被混淆成平舌音z、c、s,這種混淆其實是尖音和團音的混淆。
22.姜義疑惑道,四川話對邊音、鼻音,前鼻音、后鼻音,翹舌音、平舌音等不注重,所以一些此類的詞對大家來說就是完全同音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