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受當地濃郁學風的影響,張一飛少時即臨池學書,上攻甲骨金文,下研魏碑唐楷,涉獵真草隸篆。
2.他臨摹魏碑,已經有一年多的時間了。
3.魏碑筆勢最重一波三折,才能活潑勁健,不落匠氣。
4.孫伯翔先生用羊毫之筆,創造性地將古人鋼鏨鐵鑿的魏碑,“刻”在了柔軟宣紙上。
5.字形筆散天真,與墨韻相互呼應,憨呆但不失靈氣,拙樸而秀慧其中,兼包魏碑與唐楷相容的特點。
6.比如說,書上說洛陽的龍門石窟有多么悠久的歷史,有潛溪寺,奉先寺,賓陽三洞,有龍門二十品是魏碑書法藝術的典型代表,被列為世界遺產名錄。
7.封和墓志銘的書法,屬于魏碑中方重端莊、意態奇逸的一類。
8.等橫幅楷書,似隸非隸,近楷非楷,純粹魏碑書風,圓厚華潤,平正沖和,安靜深穆,風度端凝。m.9061xoxo.com
9.孫先生的作品敢于側鋒起筆,絞鋒行筆,寫出了魏碑斧劈刀砍、斬釘截鐵、鋼打鐵鑄般的藝術效果,再現了魏碑的那種大氣磅礴、奇崛方雄的藝術魅力。
10.其實遺憾更真實,比如斷臂的維納斯m.9061xoxo.com,漢魏碑帖。
11.書宗何子貞、吳昌碩,兼學魏碑,而能自出新意;畫淑老缶、賓翁,并能轉益多師;印法秦漢,偶作流行。
12.李貴妃接過這本用缸連紙刷印的書卷,只見暗藍色道林紙的封面書簽上,赫然寫了兩個魏碑體的大字:女誡。
13.他對魏碑一味注重方筆表現,興趣不大,而是較為注重筆法,結撰的古意、渾穆。
14.今盡數羅列于此,千碑林,萬筆林,秦篆、漢隸、晉草、魏碑、唐楷、宋行,各擅其勝。
15.弘一的書法脫胎魏碑,早期筆勢開張,逸宕靈動,后期則自成一體,沖淡樸野,溫婉清拔。
16.從這一變化中,能使我們看到魏碑由隸化楷的演變和成熟過程。
17.他的書法作品,斷筆時似魏碑,筆斷意連;收筆時有漢朝的味道,像楷書又像隸書。
18.學書三十余年,先后臨習顏真卿“勤禮碑”,王羲之“圣教序”;魏碑“張黑女墓志”等書法名帖。
19.右后方和左后方的兩面,篆刻國家公祭日的記事文,共字,用小楷書寫而成;正面則篆刻著銘文,用魏碑書寫,共。
20.“雄冠魏碑一成風,白駒筆走似飛龍”,這是人們謁青州玲瓏山后對玲瓏山書法遺跡的贊譽。
21.他少時習字,青年時期方入碑貼,楷行初學趙孟頫,后對魏碑心摹手追,猶對隸書情有獨鐘。
22.李嘯將魏碑、墓志與唐楷相結合,在結字、筆法上互相融通,形成質妍并茂、體勢峻拔、氣息清脫、韻致醇雅的藝術風格,影響深遠。
23.徐先生書法自漢魏碑版,二王行草,凡歷代名家墨跡,皆心摹手追,數十年不倦。
24.公司大門上的幾個燙金大字是用魏碑體寫的。
25.還有溫籍著名書法家林光進,現場開設魏碑書法講習。
26.如果他曾看過許多魏碑,這種學識就會給他一點古氣,可是除此之外,他必須讓他的靈魂或性格滲進去;這種靈魂或性格當然是人人不同的。
27.故鄉何鄉夢難留,云起兩晉蘭亭曲溪霜染透,胡笳羌笛夜不休,詩藏魏碑戎筆亂世引風流,三更還早月還羞,檀板起竟是新曲唱舊愁,夜雨沾衣等蘭舟,明清傳奇離人各白頭。音頻怪物
28.此外,作品取法的范圍還不夠寬,楷書主要集中在瘦金體、魏碑唐楷等,篆隸書集中在中山王鼎、鐵線篆、曹全和禮器、清人作品等。
29.其書法植根于傳統,溯源二王米芾,充分吸收魏碑、宋人行書,用筆富有變化,線條鋼柔兼濟,結體婀娜多姿,自然樸茂,充滿文人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