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造句,魏征造句大全

1.房玄齡、魏征不愧是志君堯舜上、再使民風淳的諍臣,他們抱著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不遺余力的治理著他們引以為豪的國家。(魏征造句m.9061xoxo.com)

2.可見魏征諫諍之事確實很多,僅太宗即位之初,就已多達二百余事,其一生進諫,更不知凡幾。

3.據說一代名臣魏征就經常拿“明德慎罰”、“惟刑恤哉”之類的圣賢之言告誡唐太宗,唐太宗對此也深表贊成,而且在實際行動上也表達了對生命的尊重。

4.在家學洇濡的背景之下,外祖父魏征和四舅魏叔瑜對薛稷在書藝上的進取尤為篤重和關切。

5.唐太宗雖然懊惱,卻不敢怪罪魏征,因為他太想做好一個能納諫的賢君,只好不再玩小鳥了。

6.秦牧這番言論,在他們看來,不但直切要害,關鍵是他這種敢向最高領導開炮的精神,正是讀書人應的品質,是魏征、海瑞等諍臣的傲骨遺風啊!國有諍臣,不亡其國。

7.唐太宗對魏征擇善固執的精神十分欣賞,不但沒治他的罪,反而升了他的官。

8.魏征在唐太宗前敢犯顏直諫,面折廷爭,遂有貞觀之治。

9.曾經自比膽略較之魏征有過之而無不及的我,曾經幽默風趣葷笑話層出不窮的我,而今卻變得何其的沉默寡言。

10.學太宗明查明諫,難得虛懷若谷;當魏征冒死諫勸,更易憂讒畏譏。

11.他并沒有過多的在意保守派的反對,果斷地采納了魏征的意見,決定采取德化教育,以民為本!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

12.他希望,咨詢委員會的專家有唐代諍臣魏征“事有必犯,知無不為”的精神,當好新區的參謀和外腦,充分發揮“思想源”的強大作用。

13.不過很多時候白玉微瑕,這里想到了魏征,有興趣地可以去看看我的另外的一個帖子:【歷史文摘系列】喜英雄,愛好漢,慢看凌煙閣二十四功臣!里面最后對魏征得描述。

14.盛唐貞觀之治,房玄齡孜孜奉國、知無不為,李靖才兼文武、出將入相,王珪激濁揚清、嫉惡好善,魏征恥君不及堯、舜,以諫諍為己任。

15.假如當初袁紹能禮賢下士,虛心聽取許攸的勸告,何至于痛失烏巢。兵敗官渡呢?假如當初唐宗不能聽取魏征逆耳忠言,又怎能出現;貞觀之治;的太平盛世呢?善納忠言者昌;拒納人言者亡。

16.直言進諫的魏征許多時候讓他如坐針氈、如芒刺背,恨不得“除之而后快”,但魏征真正病卒時他慟哭長嘆,“魏征殂逝,遂亡一鏡矣”。

17.依靠別人總歸不可靠,信別人不如信自己,自從感覺到瓦崗山的魏征等幾人有別樣的心思,武安福就認定只有把所有的強兵猛將都握在手中,才是最安全的做法。造句網http://m.9061xoxo.com

18.三是作者眾多,有魏征、令狐德棻、孔穎達、顏師古等十數人。

19.唐太宗得一犯顏直諫的魏征,廣開言路,虛心納諫,政治修明,慎始敬終,開創貞觀盛世。

20.如魏征碑為唐太宗撰書;李勛碑為高宗撰書,更足以說明他們所受的寵榮。

21.*彎媒體就此認為,柯文哲身邊多是“婉君”和“柯迷”,獨缺能諫的“魏征”,長此以往,將釀下市政災難。

22.他手下的諫議大夫魏征就是一個敢于犯顏直諫的耿介之士。

23.一日,魏征又當眾頂牛起來,太宗拂袖退朝,《資治通鑒》記載他對皇后說“會須殺此田舍翁!”顯然,太宗對魏征的殺機已起。

24.《貞觀政要》、《魏鄭公諫錄》兩部歷史文獻,大量記載了唐太宗與魏征等人有關進諫的嘉言善行,向后人展示了一代君臣苦心求治的風范。

25.假如當初蔡桓公能虛心聽取扁鵲的勸告,何至于病入膏肓,一命嗚呼呢?如果當初唐太宗不能聽取魏征的逆耳之言,又怎么能出現“貞觀之治”呢?善納人言者,昌;不納人言者,亡。

26.“古人說‘主明臣直’,今日魏征的直言,正是因為陛下的圣明呀。

27.李世民其實心中早有定義,只是想看看這偌大朝堂之中,是否真無一人敢言,念及已故魏征,心頭又是一陣凄涼,聽聞徐真大膽執言,心頭不免喜悅。

28.哎呀,看來李君羨將軍失去了部分記憶應該是真的,不然怎么連我都不認識了?我是建成太子的洗馬,我姓魏,名魏征

29.魏征為人機智,見識遠大而又有膽識,經常犯顏進諫。

30.幾里外那個小村子叫做樊家舍,當初魏征曾經問過他們的意見,但他們都說故土難離,不愿意遷到長山村來。

31.妾聞主明臣直;今魏征直,由陛下之明故也,妾敢不賀!

32.唐太宗李世民得一犯顏直諫的魏征,廣開言路,虛心納下,政治修明,慎始敬終,開創貞觀盛世。

33.武安福樂呵呵的把魏征引進去,門口有張長條桌,上面鋪了張大紅紙,為的就是收禮記帳用的。

34.不但是交情,這篇文章里寫了幾個大人物,前朝的有魏征、齊景公、周處、姚崇,今朝只有晏殊一人當作了溫文爾雅的君子列入。

35.張軍裝腔做勢一副磕頭的樣子,李敏見他拍打袖子,好象要學魏征賢跪主子的姿式。

36.六年冬,魏征西將軍鄧艾伐蜀,自陰平由景谷道旁入。

37.貞觀以來,繩愆糾繆,魏征之功也。

38.這個幫手不是文昊這樣驍勇善戰的武將,更不是董衡這樣吹牛拍馬之徒,而是能夠幫他出謀劃策、分析形勢的智囊,就像魏征那樣。

39.魏征說的就是“饑者易為食,渴者易為飲”的道理。

40.魏征與資墨準備接受他的訓責。

41.建成知道,魏征不可能不了解東宮僚屬最近都在主張自己對世民下殺手之事,他怎么卻是獨持異議了?“常何以戰爭之道比擬,臣以為不妥。

42.轎至臺前停下,首先是主考官江夏郡王李道宗,魏征,三位副主考官長孫無忌、褚遂良、李淳風,在臺前下轎,前呼后擁走上彩臺一一入座。

43.團結需要的是敢于犯顏直諫的魏征,而不是指鹿為馬的趙高。

44.無怪乎,在太宗朝出現了許多敢于直言不諱、面折廷爭、犯顏極諫的大臣,魏征是人們最為熟悉的典型。

45.文有房玄齡、杜如晦、魏征、長孫無忌等;武有秦瓊、李靖、薛仁貴、尉遲敬德等,一班兒文臣武將濟濟蹌蹌。

46.太宗罷朝五天致哀,命以一品官禮葬,還把魏征畫像懸掛于凌煙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