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趙匡胤、趙匡義兄弟二人協力打下天下,卻不能共享天下,夜里兄弟共飲,晨則宣告兄駕崩、弟登位,惟余這夜幕里的“燭光斧影”給后人留下無盡的猜疑。
2.皇帝駕崩標志著該國歷史上一個時代的結束。
3.道光爺已于去年正月丙午日駕崩了,咸豐爺于同月已未日繼位,到了今年才改年號咸豐。
4.此次展覽將在今年在臺北的中華民國故宮博物院舉行,展品主要為清雍正年間的文物。雍正帝共在位,于駕崩。
5.大明建國中期,朱元璋駕崩,燕王繼位。
6.聽聞那個圣明的皇帝駕崩的消息,百姓如喪考妣。
7.凈樂國王駕崩后,太子治政有方,告敕大臣,俯含眾生,遂舍國赴普明香巖山修道,經三千二百劫,始證金仙,初號自然覺皇,又經億劫,始證玉帝。
8.每一位達荷美國王都在首都阿波美建造自己的皇宮,駕崩后皇宮就成為陵墓。
9.懦弱帝王駕崩,幼子繼位安能治天下?巾幗不讓須眉,天下為家處處家。
10.東方云苦笑,就知道他不會放過他,那耿直的性子也不知是誰人教的,誰的情面都不給,偏那時很得先帝賞識,在駕崩前委以重任,命他協助她安邦定國。
11.秦皇駕崩,額手稱慶者眾多但天下都表現出哀痛姿態。
12.皇太極駕崩,由皇八子福臨即位,改元順治,史稱清世祖。
13.相傳同治皇帝駕崩后,由于全國禁屠三天,官民一律不能吃葷。
14.湖廣文武很快統一了口徑,賊心不死的四合教就是這場騷亂的幕后主使,他們趁著崇禎皇帝駕崩的機會突然發作,卻被運籌帷幄的何軍門一舉掃滅……
15.帕爾帕廷在恩多駕崩后,索龍返回尼勞安。
16.之后不久,國王駕崩,他繼為君主,又把王位禪讓給一大臣,離開王位,到普明香巖山中修道,道號自然子。
17.他決不是對皇上有什么不忠不敬之心,只以阿瑪駕崩,五中崩裂,自己都不知道有這種怪樣子。
18.大秦帝國始皇三十七年,即公元前,始皇于巡游途中駕崩,閹人趙高勾結丞相李斯,以矯詔處死扶蘇與蒙恬,立始皇十八子胡亥為帝,史稱秦二世。
19.孝文皇帝駕崩時,申屠嘉以丞相的身份,領取遺詔,并頒布天下,同時新君登基,孝文皇帝的葬禮及神廟的建設,都是由其一手包辦的。
20.因而先帝駕崩之后,又續任閣揆七年,兼太子師,乃當朝三公之次席。
21.神朝王玄亦駕崩,各地諸侯蠢蠢欲動,典封善更是臨危授命。
22.因為在他晚年時,所以在他駕崩時,不許皇族將他的靈柩放入祖陵,而是下遺旨給他的心腹太醫皇莆均,讓他帶領一些忠于他的死士一齊去了那個鮮為人知的秘陵。
23.如今圣上不幸駕崩,輔政王殿下即將在齊魯登基,號召天下有識之士共除燕賊,令媛從旁出力不小。
24.郭璞作注時代距魏郭太后駕崩僅年之隔,當時朝野目睹此事的人還可能會有,按常理,郭璞不會編造這種時間如此相近而又涉及從民間到宮廷的重要事例。
25.但官方公布出來的說法,說皇上積勞成疾,最后不幸因病駕崩[造句網]。
26.《隋書》與《資治通鑒》均記載文帝駕崩于大寶殿,這說明文帝臨死前的病榻就放置于大寶殿。
27.但他的神秘駕崩,使他在統一九州后,未能繼續大展鴻圖,開創一個太平盛世,未免有點“出師未捷身先死”的悲壯。
28.功夫不負有心人,在隆慶皇帝駕崩新舊更替之機,張居正終于把握住機會榮膺閣揆之職……
29.國不可一日無君,如今先帝駕崩,理應由太子劉禪繼位,諸位可有異議?
30.洪武三十一年的閏五月乙酉日,已逾七十一歲的朱元璋終于駕崩。
31.你看到今天報紙上的大標題了嗎?國王駕崩了。
32.六王畢,四海一,歷史風煙深處的大秦,隨始皇駕崩埋沒在歷史的硝煙中。
33.唐高宗駕崩后,武則天為了獨攬大權采取了“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將泰半精力都放在了鏟除異己上,致力于平息徐敬業、瑯琊王沖等人的內亂。
34.等到康熙皇帝駕崩后,隆科多假傳圣旨立了四子胤禛。
35.退朝后,約在傍晚時刻,宮中突然傳出慈安太后暴崩的消息,宮廷內外全都驚呆了,以為傳錯了惡耗,可能是慈禧太后駕崩。
36.晉武帝駕崩后,賈后專權,朝綱不振,國事蜩螗,八王爭霸,異族入侵,天下大亂。
37.和尚死了叫圓寂,道長死了叫西歸,皇帝死了叫駕崩,士大夫死了叫不祿,短信死了叫沒人轉,上周死了就叫這周的周一。祝沒讓短信死的人周一快樂。
38.朱棣、朱高熾、朱瞻基皇帝先后駕崩,她眼看著奶、庶母、小妹一級級的皇妃嬪及宮女,先后被殺害而去陪葬了。
39.公元前,因為哥哥申生被害,夷吾遭遇驪姬之亂,逃到梁國避難;四年后,晉獻公駕崩,里克殺了驪姬,派人往梁國迎接了夷吾。
40.僖宗駕崩之際,大臣們本想擁立吉王李保,但昭宗在掌握軍權的宦官楊復恭等人支持下成為唐朝最后一個以皇太弟身份即位的皇帝。
41.大唐第十七任皇帝懿宗駕崩,夕陽中的帝國迎來了十二歲的十八任新皇僖宗李儇。
42.皇帝駕崩,士氣銳減,以致兵敗如山倒。
43.以前英王駕崩導致議會解散。
44.嘉豐二十七年,嘉豐帝駕崩于昌南行宮,身邊隨行的宮女、太監、少數妃嬪,通通為嘉豐帝陪葬。
45.……康熙駕崩,雍正繼位,太后為充裕后宮妃嬪、延綿子嗣。
46.關于光緒葬地的選擇,多半認為是直到他駕崩后,才由新登基的宣統皇帝溥儀之父、醇親王載灃,派人在西陵界內找了一塊叫金龍峪的地方,興建陵寢。
47.野史傳言,光緒駕崩時,有人甚至想擁戴慶親王之子載振,這雖是野叟村言,卻也代表部分官心民意。
48.“陰謀篡位”說的是康熙駕崩,隆科多宣詔書“傳位于四子”,而八王他們說詔書寫的是“傳位十四子”,雍正搶班奪權,改了先王詔書。
49.自從天陽大帝駕崩,大燕和紅月便一直陳兵各條戰線。
50.公元前,中國第一位皇帝秦始皇駕崩。
51.這次太皇太后駕崩,齊王劉將廬來長安奔喪,總算他還記得先帝與太皇太后的恩德!
52.宋明帝駕崩之后,其子宋楚帝即位,再也無法忍受被人掣肘的局面,決心奪回實權。
53.先皇駕崩之日,額娘片刻不離左右,遺詔也一直放于勤政殿頂梁之上,豈會有人動?再說,先皇大病之時,胤?亦是一直盡心服侍于榻前,倒是無甚越軌之舉。
54.又舒舒服服洗了個澡,一掃多日的疲倦,穿了身孝服,因為現在是國喪期間,昭襄王、孝文王剛剛駕崩沒多久。
55.翟方進自殺和皇帝駕崩發生在綏和二年二月、三月。
56.兩頭狗龍驟感背后的拉力一輕,瞬時間射出去七米多遠,將那座駕崩的反彈到空中,風箏一樣打著擺子。
57.因蒙哥汗駕崩四川、忽必烈自前線臨陣退兵北歸爭奪汗位,蒙哥汗滅宋戰略計劃以徹底失敗告終。
58.隆平四十二年末,齊太后與瑞王逼宮大成,是以,先帝駕崩,瑞王繼位,改年號承德,史稱弘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