飽學造句,飽學造句大全

1.一個人就算飽學之士,如果不能了解自己,掌握自己,就稱不上是個有智慧的人。

2.罪將敬他是個飽學的大儒,當時就拜領了。

3.林散之是一位飽學詩人,也是一位重情、淡泊、耿直、幽默、自信、悲憫的書法家。

4.校長,本應是腹笥充盈的飽學之士,也該是溫文爾雅的謙謙君子,更應該是不茍且、敢改革的教育家。

5.一士死見冥王,自稱飽學,博古通今。

6.這種苦學的精神,促使他的學識突飛猛進,成為飽學之士。

7.“照您說的,這位飽學之士本應在他的書本中也學到這一點的。

8.他的大字作品似揮動如椽之筆縱情揮灑,萬千氣象,他的小字鏡心,如飽學鴻儒般娓娓書來,從容不迫。

9.舉止得體,乍看一下,倒不象大財主,而是一飽學宿儒。

10.韓佳:大牛,這嘉興三石指的是嘉興三位飽學之士。

11.說話文縐縐,好似飽學之士,顯得自己蠻有修養。

12.而在這些杰出的美國立憲者中,人數所占比例巨大的法律飽學之士又起到絕對中流砥柱的作用,也就是本文所說的那些“美國開國法律人”。

13.揚州鹽商富埒王侯,家財千萬,其中一批是具有較高文化素養的飽學之士,他們利用自己的資財報效社會,為揚州營造了一個濃郁的人文環境。

14.寧無缺立志做個飽學之士,他家徒四壁,書塾里的書也被看得差不多了,不趁此機會多看些,是會遭天打雷劈。

15.大學的飽學之士對做生意一竅不通。

16.說實話,在湖廣苗寨宣撫使司帳下他已經能算得上是飽學之士了,可與姜金和站在一起比試對聯,他馬上就成了草雞對鳳凰,土鱉對鮮鮑,根本就沒有任何可比性。

17.且說洛陽有一人,姓李名源,字子澄,乃飽學之士,腹中記誦五車書,胸內包藏千古史。

18.話說有一日,賓朋滿座,酒過三巡,已把這位飽學少年抖落才華無數。

19.我認為飽學之士,不一定就聰明。而能言善道者,也不一定就很有智慧。

20.全書的格調輕松明快,由于他對題材的非凡駕馭,使得即使是飽學的經濟學家也能在書中發現很多新東西。

21.某飽學的學者以其深奧的思想著稱。

22.他的身上穿著一件暗藍馬褲呢的夾袍,嘴里銜一支雪茄,走路時溫文而穩重,很像是一個飽學的學者。

23.云兒,這個秦公可是咱西北碩儒啊,交結的無一不是飽學鴻儒。

24.周輝雖然出生于簪纓世族,但一生卻沒有做過官,不過讀了不少書,游歷過不少地方,是江右有名的飽學之士。

25.一行人占了二樓靠河那邊一間大廂房,到酒酣耳熱時,那譚邦縱論時人,非常健談,顯出飽學清客的本色,難怪信陵君會找了他來作陪客。

26.起義的領導者不是飽學之士。[造句網整理]

27.是這樣的,小侄向來聽說孔北海文采風流,坐下賓客也都是飽學之士。

28.這些人的知識雖然有缺陷,有不足之處,可是知其不知的真誠救了他們,因此他們也算得上是飽學之士了。

29.自遠古起,飽學之士或者是哲學家一直在思考著什么是物質以及什么構成了物質。

30.孔明博采圖匡濟,潤之飽學為蒼生。

31.十年前,年青志大的飽學之士或許還認為分析選票樣式產生的后果和比較選舉機的優劣不值得學界的青睞,美國的總統選舉中碟式選票和甚遭爭議的結局,則改變了人們的觀念。

32.相對于十四世紀中葉的中國人,無論是飽學鴻儒,還是普通白丁,他的那點兒可憐的世界歷史知識,都稱得上是淵博到了極點。

33.他以飽學而自傲。

34.且莫說才子,就是飽學秀才,也沒個姓趙姓錢的,莫非還是張寅相公?

35.驢子雖然馱著無數的經卷,也并不因此而變成飽學的圣賢。

36.伯,伯虎是要入太學的,還愁沒,沒有飽學的碩儒為師呀。

37.痛快洗了個澡,穿好衣服,順山林向北走了幾日,出了山谷,來至一個市鎮,找個朝奉,拿出銀子,刮去胡子,剪理頭發,又買了一套新衣服,穿在身上,儼然是個飽學書生。

38.誠以待友,勤以為學,伏弘藝業之成,自可指日而待也;深情領略,唯在解人,伏弘之藝術,必當為世間飽學達觀之士之所共賞。

39.飽學之士也大言不慚地承認,他們尚不知霍桑和梅爾維爾為何許人。諸如此類的事是屢見不鮮的。

40.他只是懂些東西,有點令人莫測高深,若不仔細觀察他的言談舉止,你很難看得出他是不是飽學之士。

41.坐中多為飽學能文之士,酒過三巡,自然個個詩興大發,即景抒情。

42.照您說的,這位飽學之士本應在他的書本中也學到這一點的。

43.*蛋往往擺出一副知識分子的架勢,真正飽學之士會把這種功夫讓給別人去做。

44.那位老先生也許是個飽學之士,一筆字也寫得挺好。

45.紫金羅蘭是一家三星級酒店,位于民食道和浣花路的交界處,裝修典雅,幽靜舒適,很符合飽學之士的審美。

46.這位飽學儒流的老者,一生性氣剛直,但又是一個落花無言之人。

47.出席這次座談會的大都是飽學之士。

48.張公子雖飽學博識,見解脫俗,卻并不迂腐執拗,反而正視現實,真叫小女佩服!

49.參與這部詞典編纂工作的學者中有丁聲樹和呂叔湘這樣的飽學之士,他們不會不知道古代原本用法,但是在這部現代漢語詞典中,他們只提了現代通常用法。

50.少年耶穌也來到這里,他坐在那些飽學之士腳前,聽他們的教訓。

51.符家不計女兒相中貧寒舉子,正逢大比之年,真飽學之士一朝身登龍虎榜,歸來鳳冠霞帔迎新婦,也了卻愛女托付良人夙愿。com

52.作為諸侯王的劉安,受這時代風氣的召喚,以飽學之才華著書立言,企圖建立他為漢廷構筑的理想國。

53.他還親自為太子擇飽學如于志寧、孔穎達等人為師,但一切措施都無濟于事。飽學造句

54.公子口吐珠璣,對上小女子的上聯已經可以入得大廳了,就不要在讓眾多飽學之士難堪了。

55.一身青色儒袍,風儀玉立,面如冠玉,雙眉斜飛入鬢,臉上神情溫文儒雅,如同一位飽學之士。

56.讀書很多的人,叫做飽學之士,在漢語中曾經有不少美好的形容,比如博學之儒、學富五車、腹笥豐贍等等,這樣的詞匯,如今日見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