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縣造句,郡縣造句大全

1.依據碑文所記,像主是出自河南汝南后定居于山西芮城并在郡縣各機構任要職的蔡氏家族。

2.府兵為常備軍,兵士享有軍、民雙籍,落籍在各郡縣,歸屬當地鷹揚府管轄。[造句網整理]

3.秦統一六國后,廢封國,設郡縣,屬閩中郡。

4.嚴禁中央所轄郡縣馬匹流往諸侯王國。馬政從一個方面體現了西漢王朝強干弱枝的政治方針。

5.郡縣制的最終形成,標志著中國早期國家最終完成了向成熟國家的轉變。

6.在戰國末期,秦朝大一統時期,中國社會經過幾百年的戰亂,終于從周代的分封制走向郡縣制的政治統一。

7.官府“令武威、張掖士女盛飾縱觀,衣服車馬不鮮者,郡縣督課之”。

8.可見,鹽官、鐵官、工官、水官皆置于郡縣,主要職責是負責對鹽鐵、手工、水產等項進行管理和征稅。

9.尤弊之處,遣使就郡縣隨宜賑恤。

10.然則尊令長之秩,而予之以生財治人之權,罷監司之任,設世官之獎,行辟屬之法,所謂寓封建之意于郡縣之中,而二千年以來之敝可以復振。

11.且彼且縱使無道,強市貨物,善謔婦女,貂珰不之制,藩憲不之問,郡縣莫敢誰何,民既嘩然不寧矣!

12.秦朝實行郡縣制,大大鞏固和穩定了秦朝中央集權統治和全國統一。

13.這些人所到之處,必夷其豪,族滅豪猾之屬,連坐奸豪之家,在某些郡縣確實收到了“道不拾遺、無犬吠之盜”的效果。

14.乃詔責郡縣,坊郭三年,鄉村五年,農隙集眾,稽其物產,考其貧富,察其詐偽,為之升降;若故為高下者,以違制論。

15.他們設計的東北九省是郡縣化的進一步推進,深恐留下任何東北地位特殊化的漏洞,重蹈“九一八”的覆轍。

16.狗馬禽獸當食者多,度不足,下調郡縣,轉輸菽粟、芻稿。

17.至東漢,郡縣兩級縱向垂直監察系統得以打通。

18.地方官員聽說我們起事必將商量對策,不會馬上申報于朝廷,我們可略施小計,延滯一兩月,江南各郡縣便可一鼓而下。

19.特別是秦朝末年陳勝吳廣揭竿起義后,殷通的政治敏感性告訴他,不僅秦朝已搖搖欲墜,因“諸郡縣苦秦法”,百姓“爭殺長吏以應涉”,自己也危在旦夕。

20.首創了皇帝制度、以三公九卿為代表的中央官制,以及郡縣制,徹底打破自西周以來的世卿世祿制度,維護國家的統強化中央對地方的控制。

21.分封制與郡縣制都是君主專制政體下中央和地方關系的體現形式,二者的長期爭論反映了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的斗爭。

22.昔我軍敗于當陽,孫權以荊州借我,實為借我之力,牽制曹操;今我已得益州、交州之地,梁州指日可下,也當分割荊州郡縣與孫吳,鞏固聯盟。

23.百郡立中正,九州置都士,州閭與郡縣,希足束如馬齒,生不相識面,何緣別義理。

24.福布斯的排名傾向于那些具有好學區的郡縣

25.故而立志走訪天下,便覽郡縣志集,尋經世致用之學。

26.南譙太守,晉孝武太元中,于淮南僑立郡縣,后割地志咸實土。

27.獻帝建安三年,獻帝征鄭玄為大司農,這是位列九卿的高官,給安車一乘,所過郡縣長吏送迎。

28.又遣部下將吏,兼因土地富人,往襄陽或蜀、漢,屬托郡縣,侵官害民,興生求利,千端萬緒。

29.自秦至清,越南有約一千二百年作為中國郡縣,約九百年作為中國藩屬。

30.趙國以郡縣為征兵的單位,一般戰爭往往只征發鄰近戰場的郡縣的壯丁參戰,不靠近戰場的郡縣就不常征發,使他們能休養生息,以備不測之虞。

31.中國圖百世之寧,惟據亞洲,治國得失,有史可鑒,秦始皇以郡縣治天下,失了江山,元世祖以分封治天下,子孫魂游歐洲,今天,只有四方制天下,才能告成功于先人(m.9061xoxo.com郡縣造句)。

32.寶山舊名大湊山,原以“烹丁輻湊、商賈云集”而得名,漢初時在桂陽設郡縣,最早的礦業亦始自漢代。

33.秦統一六國后,廢封國,設郡縣,屬閩中郡。

34.公元前紀的“管仲變法”和公元前紀的“商鞅變法”,管仲的“四民分業”思想、鹽鐵專營政策以及商鞅在土地私有化、郡縣制、戶籍制、軍爵制上的大膽試驗,皆具開創之功,它們分別提供了兩個頗為極致的治理模型,如同左右極般地站在后世歷次變革的兩端。吳曉波

35.鼠竊狗盜,不久郡縣當捕滅,希望陛下不要以此介懷。

36.后漢,諒輔,字漢儒,廣漢新都人,少給佐吏,漿水不交,為從事,大小畢舉,郡縣斂手。

37.人跡所至,舟楫所通,莫不為郡縣,然縱耳目之欲,窮侈靡之變,不顧百姓之饑寒窮匱也。

38.一是“封邦建國”的封建制,二是以郡縣制為基礎的中央集權制。

39.自從六朝開發以來,到明末這里已經是編戶齊民數十萬的南陲郡縣。

40.秦改分封制為郡縣制,全國劃為,屬河東郡。

41.我們的董事會能力卓著,高瞻遠矚,領導有方,因此本德堡郡如今已經發展成為全美最為成功的郡縣之一。

42.仍命以此誓辭,檄喻所在郡縣,并命檄書勿得因御妄論軍勢。

43.汲取周朝實行分封制導致分裂與動亂的教訓,以及為了應對來自外部、內部的種種挑戰,秦國果敢地選擇了郡縣制。

44.其郡縣官年五十以上,雖練達政事,而精力既衰,宜令有司選民間俊秀年二十五以上,資性明敏,有學識才干者,辟赴中書,與年老者參用之。

45.“為劃久安長治之策,紓朝廷西顧之憂,則設行省、改郡縣,事有不容己者。

46.雖然楚國的縣制還不完善,但是它為戰國、秦漢以后以郡縣制為地方政權組織形式的形成與發展奠定了基礎。

47.秦始皇廢封建為郡縣,沿襲春秋戰國舊縣名置武垣縣,這就是河間縣的前身。

48.技術行動專家組的主要客戶是州和郡縣農村區域發展委員會。

49.秦漢時期,皇帝掌握最高監察大權,并親自負責對三公九卿的監察,而三公九卿又負責督察郡縣,從而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垂直監察體系。

50.東晉南朝時期,政區建置急劇膨脹,出現“十羊九牧”現象,但佛山地區并未出現濫置郡縣,仍保持過去建置格局。

51.凡郡縣出鹽多者設鹽官,主鹽稅;出鐵多者,置鐵官,主鼓鑄;有工多者置工官,主工稅物;有水池及魚利多的地方置水官,主收漁稅。

52.印第安納在恢復執行全州統一的夏時制,但仍然是東時區和中央時區各有郡縣。

53.變封建而為郡縣,方以為兵革可不復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漢帝起隴畝之匹夫,而卒亡秦之社稷。

54.秦始皇統一六國后,就把分封制改為郡縣制了。

55.今兵爭之際,當因時制宜,所定郡縣,民間豈無武勇之材,宜精加簡拔,編輯為伍,立民兵萬戶府領之。

56.嬴政當即喜之不盡,一連晤談數日,賈遺言道:“以秦之強,諸侯譬如郡縣之君。

57.秦延續傳統一步到位實施郡縣制,漢片面以秦亡為教訓,歷經數代三個階段的艱苦探索,最終也確立了郡縣制。

58.郡縣制是由春秋戰國時的秦國創始,并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后完成的。

59.時四方盜賊蜂起,郡縣上奏者不可勝計m.9061xoxo.com。

60.本文擬從郡縣歸屬失考、郡縣名稱失考、誤引文獻、諸州郡縣置廢失考、侯國建置失考等五個方面例舉其誤謬所在,從而為學界更好的利用此書提供某種幫助。

分頁閱讀: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