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士造句,進士造句大全

61.周彥暉,登咸亨五年進士第。詩二首。

62.晴天霹靂!他穿越了!雷電交加!他的姥爺叫忠賢,姓魏!還好,他不用念八股就能中秀才,還能中舉人,還能中進士!他只要對貪官說:“知道我姥爺是誰不?”。

63.以八金買倡婦,實為親王孫女、相國侄婦、進士夫人。

64.一甲將獲賜進士及第,二甲和三甲分別獲賜進士出身和同進士出身。

65.“富陽素有‘造紙之鄉(xiāng)’的美稱,‘京都狀元富陽紙,十件元書考進士’,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富陽傳統(tǒng)竹紙——元書紙對人類文明作出的貢獻。

66.其實,他的祖上并非明新州的當?shù)厝耍瑢崬榫啻藬?shù)千里之遙的龍化州人氏,先輩曾出過武進士,系當?shù)匾恍⊥濉?/p>

67.宋紹興八年登進士,授泉州觀察推官。

68.京都俠少萃集于此,兼每年新進士以紅箋名紙游謁其中,時人謂此坊為風流藪澤。

69.茲有一等武毅云國公嫡子云錚,宇量凝邈,志識明劭,雅量高致,才比子建,著特旨殊賜今科頭甲第三名進士及第,欽賜!

70.如今我僥幸得中進士,剛赴縣令任上,正是容易意氣飛揚、頭腦發(fā)飄之時。

71.元和元年登進士第,為皇太子僚屬。

72.大和二年登進士第,復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科。

73.自古就有崇文修德、尊師重教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僅明清兩代就有進士,文武舉人,貢生。

74.在考試程序方面,唐代省試中逐步建立了進士、明經(jīng)等常科科目三場考試制度,從技術層面避免前場落第再參加后場考試等舞弊行為。

75.宋亡,粵籍讀書人與南宋遺民無比悲痛、憤懣,他們隱跡埋名,遁居山林,無意追求功名,有元一代,粵省亦幾無一人中進士者。m.9061xoxo.com

76.李彥密,進士,官卞梁路郾城縣尹。

77.次年,的晏殊與來自全國各地的千名考生同時入殿參加考試,從容應試,援筆立成,受到真宗的嘉賞,賜同進士出身。

78.橫眉南北分別刻有“旌表已故儒童陳讓妻陰氏節(jié)孝坊”、“賜進士出身署滎陽縣事山右張翼立”字樣,浮雕精美。

79.她以升平署的昆腔高腔劇本為藍本,翻成二簧,將《楊家將》改編成《昭代簫韶》,《四進士》編成《節(jié)義廉明》等,這些戲均出自內(nèi)廷太后之手。

80.他進士官就是個銅打鐵鑄的,盡管隨性做去,只會有好評如潮,人皆稱頌而已,沒人敢說他半個不字。

81.二甲若干名,稱進士出身,三甲稱同進士出身。

82.阿倍仲麻呂漢名晁衡,是遣唐留學生,在中國長安進唐太學讀書,后考中進士,常與唐代詩人王維、李白等交往。

83.乾隆三十二年,進士及第的天津前賢吳念湖,一生喜詞曲,即使在知府任上,也“嘗酒后耳熱,偕二三友人演南北二劇”。

84.這是為史料所限,不得不如此,因為進士題名錄、鄉(xiāng)試錄之類的文件傳世者尚多,可據(jù)以進行一定程度的量化分析。

85.范公祠:范仲淹,宋蘇州吳縣人,字希文,大中祥符間舉進士

86.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通稱狀元、榜眼、探花;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一名通稱傳臚;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87.嘉靖五年進士,初授翰林院庶吉士,因議禮忤權臣,出補分宜,丁母憂歸里,與楊慎交往甚密。

88.月倫主雖有足疾,足不能躡地,然善騎射,好劍擊,嘗射雕獵虎;猶習水性,嘗日涉黃河九曲;喜讀書,自詡“不節(jié)進士”。

89.本受托教你讀書寫字,不盼你為掃眉才女,不櫛進士,只求能知書達理,不致目不識丁,而你如此頑劣不勤。

90.大歷中,隴西李生名益,年二十,以進士擢第。

91.萇印昌對文化的執(zhí)著,對他的后代影響深遠,他的兒子萇楚裳、萇楚霖都是秀才,五個孫子也都成為秀才,曾孫萇仕周考中進士

92.等到一個小進士熬到八府巡按,沒有二十年也要十年時間,蘇三早就化成灰了。

93.如前所述,同者,即不同也;可以揣想,在座才子腦中閃現(xiàn)的佳對,十之八九都是“同進士”;明擺著,同進士非同進士嘛。

94.乾隆五十八年中舉人后,孔志尚自知中進士的可能微乎其微,便花錢上下打點,經(jīng)過多方運作,終于謀到了鄧州知縣的實職。

95.黃岸是黃帝的一百零一世孫,唐朝的進士,官居廣西桂州刺史,后定居福建。

96.舊州人文薈萃,人才輩出,曾走出復興貴州文化的清末進士周之冕、聲震川湘兩廣的儒商簡敬齋、國民黨“一門三中委”谷正倫、谷正綱、谷正鼎三兄弟……

97.劉家出了一個奇才劉青龍,十五歲成進士被自己壓了一頭,懷恨在心,竟然讓族中長輩毀了自己的智海,讓自己辛辛苦苦修來的文氣全部消失,淪為了廢人。

98.李景,隴西人,文宗朝進士。詩二首。

99.孔圣人后裔衍圣公便定天下書生根據(jù)文力的不同分別定級,分別是秀才,舉人,進士,翰林,大學士,大儒,半圣,亞圣,圣人。

100.還有格言、箴言、學田、學山、進士題名等碑,反映了學校教育的內(nèi)容、經(jīng)費來源和人才培養(yǎng)情況。

101.咸豐到光緒年間,舉人進士等高級科名人物,大量的中式,使社會的領導階層,出現(xiàn)角色替代的現(xiàn)象。

102.林節(jié)高之子林起宗,字長巖,清世宗順治三年進士,初任永平府推官,公正廉明,清守自持,一塵不染,民賴以安。

103.附屬文物有進士匾,禁約碑,永古千秋碑,永垂不朽碑,石屋土神廟等,都具有較高的人文和民族史學價值。

104.官報廳在學士府的正南面,兩邊的木板墻上就貼滿了當時的捷報,有中舉人的捷報,有中頭等狀元的,也有中進士第四名的捷報。

105.碑文撰寫者苑曾揚為當?shù)?B>進士,在碑文中透露了清末新政在朝野中的反應,并說明了鄉(xiāng)間修橋鋪路雖然是民間小事,但關乎國計民生。

106.劉東星隆慶二年進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給事中。

107.他才考上了進士,真是大器晚成啊!

108.進士作為科舉考試的最高功名,是舉業(yè)的終點,又是仕途的起點。

109.清代進士從入仕到遷轉的整個經(jīng)歷,說明了仕歷的優(yōu)越性。

110.章鴻雁,字漸甫,號南國先生,福建建甌人,隆興元年進士,人稱章武夷,與左唯湘并稱靖國年間中興兩大名臣。

111.鄭愕,天寶十二年登進士第。詩一首。

112.李瑯以前寫穿唐文那會曾查閱過一些資料,記得大唐天寶四年乙酉科進士試題,就跟這個題材基本相同。

113.明清時曾將“一甲”稱為“進士及第”,“二甲”稱為“進士出身”,“三甲”稱為“同進士出身”。

114.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115.潘存實,字鎮(zhèn)之,漳浦人。元和十三年進士第,仕至戶部侍郎。詩一首。

116.康熙皇帝對陳廷敬有“房姚比雅韻,李杜并詩豪”的評價,乾隆皇帝親書“德積一門九進士,恩榮三世六翰林”的楹聯(lián),對陳氏家族予以褒獎。

117.題匾者牛瑄,武狀元牛鳳山之子,同治四年乙丑科進士,殿試獲二甲第一,曾任翰林院編修,也是康家女婿,但這些都不是留余匾能夠傳世的主要原因。

118.他于考中進士,歷任翰林院編修、國史館協(xié)修、直隸提學使等職。

119.于是,胡恩真的按小白狐所授學習,很快突飛猛進,當科便蟾宮折桂,進士及第了。

120.方守業(yè)走起路來虎虎生風,坐在長凳上大馬金刀,可就是這樣一個粗獷的人物,卻是一位進士,也是玉海府的正五品府將軍。

分頁閱讀: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