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據痹證不同時期的病理特點,提出分期辨證用藥。
2.概述了眼底病的臨床辨證方法。
3.中醫內傷濕熱理論是研究內傷濕熱病證的概念、病因病機、病變規律、辨證治療原則及證治方藥等方面內容的理論體系。
4.治療分析:重癥肌無力,可按中醫的痿證來辨證施治。
5.“天人合一”說是中醫理論中的重要思想,是古代樸素唯物論和辨證法的自然觀在中醫學中的應用和發揮。
6.結論頑固性勞累型心絞痛可以選擇中藥辨證施治。
7.摘要:目的:模擬專家辨證診斷的經驗,便于編制電腦專家診斷系統。
8.旋轉動力學理論是以辨證邏輯和心理學理論為指導,微分拓撲為工具建立起來的創新計算的統一理論框架。
9.方法:對激素性骨壞死患者辨證分型后,與血脂檢測、血凝檢測以及血液流變學檢測結果相對照。
10.目的探討出血性中風陰陽二型辨證對臨床研究的指導意義。
11.治療主以辨證用藥,亦有結合成藥驗方、艾灸治療、心理調護等。
12.能熟練運用中醫理論辨證治療內科常見病,多發病及疑難雜病。
13.結論:在正確辨證分型基礎上,采用中醫綜合療法治療腸易激綜合征可收良效。
14.但后來我運用創新理論所蘊含的科學的、辨證的思想方法開展工作,抓綱帶目,做到綱舉目張。
15.本文從唯物辨證觀和諾貝爾獎的實證事例,說明聯想思維可以對創新起到引領作用。
16.首先是辨證抓主證,兼顧次證兼證,抓住主證,以綱代目,則能制定切合病情的治法。
17.我最討厭的莫過于黑格爾體系和辨證法。
18.辨證的聯系是相互作用的聯系,相互作用的聯系是矛盾的表現,相互作用構成運動。
19.辨證施治應以扶正祛蟲、調理脾胃為基本法則。
20.本研究根據微觀辨證認為免疫性不孕癥屬于中醫腎陰虛火旺。
21.因此在臨床上只有正確認識小兒的腎虛實證,才能辨證準確,取得滿意療效。
22.方法:經手法復位,夾板固定,襪套懸吊牽引,按骨折辨證治療。
23.第三章“敘事研究”進一步發掘敘事的指義形式與文化內容之間的辨證關系,得出了三個基本的敘事母題和整體的敘事語法。
24.摘要論述了鋼琴演奏中音樂與技術之間的辨證關系。
25.另據明代郎瑛的《七修類稿·辨證五·東窗事犯》載:“岳武穆戲文《何立鬧酆都》,世皆以為假設之事,乃為武穆泄冤也。
26.第六章以“疏離”詩學概括其小說論著特色,并辨證地看待“疏離”現象。
27.在實踐中,進一步拓展了“五輪學說”,提出了“眼的解剖與臟腑分屬”、“深部望診、微觀辨證”的現代眼科辨證思路。
28.真實性是復雜的概念,需要辨證地看待真實性。
29.目的:探討胃脘痛中醫辨證分型與胃腸運動障礙的關系。
30.結論:要辨證合理使用含有馬兜鈴酸成分的中藥材。
31.明清時期,通過建立八綱辨證實現對辨證方法的規范和完善。
32.從中醫的角度,濕、痰、風、熱、寒等邪氣都會引起咳嗽,喻清和提醒,咳嗽的治療應該辨證,不能盲目使用止咳劑或化痰劑。
33.中醫治療:中醫認為。男性更年期綜合癥多因腎氣不足、天衰少,精血虛虧、陰陽平衡失調造成,此癥屬于“眩暈”、“心悸”、“失眠”、“虛勞”等范疇,在治療上常將此病分成肝腎陽虧、心腎不交、肝膽郁熱、脾腎陽虛、肝陽上亢等類型進行辨證施治。
34.用藥時在辨證施治的基礎上加熄風之品療效更好。
35.二者相輔相成、辨證統一,構成了完整而科學的人的本質的學說。
36.掌握中風的定義、辨證論治和針灸其它療法。
37.中醫認為,癌瘤的病機是“毒發五贓”,治療注重的是整體觀念,實施辨證論治;治療方法采用祛邪消瘤,或是扶正培本,目的是”治病留人”。
38.目的觀察中醫辨證治療老年性黃斑變性變化的生理意義。
39.中醫辨證以肝腎不足,瘀血阻絡多見,中西醫結合治療有一定的近期療效。
40.目的觀察中醫療法辨證治療支氣管哮喘的療效。
41.觀察支氣管哮喘三伏灸傳統取穴與辨證取穴的療效比較。
42.這本書對于黑格爾與馬克思的介紹,對于類型學與辨證法的分析,在今天看來依然十分完備。
43.熟悉腰痛的病因病機、辨證分型、針灸治療。
44.補充經絡證治,結合臨床講解經絡辨證。
45.結論:此病用選穴辨證施推拿法加中藥,療效優越,并對此病主要體征、適應證提出建設性意見。
46.辨證治療青年男女痤瘡,肺胃郁熱型治清解肺胃活血散瘀方,脾虛濕熱型治以健脾清肺湯,均取良效。
47.方法對資料完整的頸、腰椎間盤突出者行化學髓核溶解術,術后根據中醫辨證使用中藥湯劑加減內服、外用和手法按摩。
48.韓玉輝先生出身中醫世家,幼承庭訓,根底深厚,熟諳歧黃之術,精于辨證論治。
49.掌握落枕的定義、辨證分型和針灸治療。
50.從本文看,單方、經驗方、辨證治療的有效率均在以上。
51.資本的二重性體現在其實物形態和價值形態的辨證統一。
52.登革熱病屬于中醫學的“瘟疫”范疇,可參照溫病學“疫疹”、“濕溫”、“暑溫”、“伏暑”等病證辨證論治。
53.中醫辨證論治,對癥用藥,而且副作用小,具有一定的優勢。
54.廣東省發布的新版登革熱防治指南認為,登革熱病屬于中醫學的“瘟疫”范疇,也可參照溫病學“疫疹”、“濕溫”、“暑溫”、“伏暑”等病證辨證論治。
55.可以辨證選用活血化淤的中藥,比如養血榮筋丸、活血止痛散等中成藥;也可以選用活血化淤、舒筋活絡、消腫散結的中藥直接熱熨、熱敷。
56.伍爾夫追求兩性二元互補、辨證交融的思想是一種更完善、更有深度的探索。
57.目的初步研究了中醫辨證分型與宮腔鏡診斷之間的關系。
58.目的觀察中醫藥治療多發性肌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探討中醫中藥辨證施治治療多發性肌炎的理論和機制。
59.肩周炎、肘勞的定義、病因病機、辨證、臨床表現。
60.在臨床診療中,以解剖醫學理論為主的辨病治療,大多屬于醫學第一程序的工作;以臟象醫學理論為主的辨證治療,大多屬于醫學第二程序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