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62.輕浮,隨遇而愛,謂之濫情。多方向,無主次地泛戀,謂之濫情。言過其實,炫耀伎倆,謂之濫情。沒條件的癡心忠于某一人,亦謂之濫情。
63.阮亭之意,必欲其描頭畫角若明七子,而后謂之窺盛唐乎?要知唐之李、杜、韓、白,俱非阮亭所喜,因其名太高,未便詆毀;于少陵亦時有微辭,況元、白乎?
64.顓頊氏有不才子,不可教訓,不知話言,天下謂之??杌。
65.苦瓜如《滇南本草》謂之“瀉六經實火,消暑,益氣,止渴”;《本草求真》亦說它能“除熱解煩”。
66.珍惜一切時間,用于有益之事,不搞無謂之舉。富蘭克林
67.儒家謂之世,釋家謂之劫,道家謂之塵,言俗緣之未脫;儒云致一,釋云三昧,道云貞一,知奧義之無窮。
68.智過萬人者謂之“英”,如“精英”、“英才”。
69.“九年知類通達,強立而不反,謂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悅服,而遠者懷之,此大學之道也”。
70.以事言謂之史,以道言謂之經;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經,五經亦史。王陽明
71.就天地而言,謂之云雨;就人身而言,謂之精氣,人身一小天地,邁不信然。李中梓
72.今小為非,則知而非之;大為非攻國,則不知非,從而譽之,謂之義,此可謂知義與不義之辯乎?
73.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
74.若可有效建立流暢之資料流通與應用管道,將可大幅改善國土規劃決策之正確性及避免無謂之重復投資。
75.一至一違,謂之間雜;間雜,無恒之人也。
76.因不了解而相信謂之迷信,因為了解而相信謂之正信。
77.有工夫讀書謂之福,有力量濟人謂之福,有學問著述謂之福,無是非到耳謂之福,有多聞直諒之友謂之福。張潮
78.才德全盡謂之“圣人”,才德兼亡謂之“愚人”,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凡取人之術,茍不得圣人,君子而與之,與其得小人,不惹得愚人。
79.到了宋代,在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中正式出現“中秋節”的提法,“八月十五日中秋節,此日三秋恰半,故謂之‘中秋’。
80.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中也者,言寂然不動者也,故曰天下之大本。程顥
81.原來但凡世上婦人哭有三樣哭:有淚有聲謂之哭;有淚無聲謂之泣;無淚無聲謂之號。
82.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勝。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孫子
83.知古不知今,謂之落沉。知今不知古,謂之盲瞽。
84.仁義禮智信,謂之五常,廢一不可。
85.創造靠智慧,處世靠經驗;有經驗而無智慧,謂之平庸,有智慧而無經驗,謂之笨拙。智慧是一切力量中最強大的力量,也是世界上唯一自覺培養、挖掘、運用的巨大力量。
86.應試無文,謂之曳白;書成鐫梓,謂之殺青。襪線之才,自謙才短;記問之學,自愧學膚。
87.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謂之遁天之刑。
88.凡人之形,由眾之求;試以名行,必善,行之。若行不行,身以將之,若行而行,因使勿忘;三乃成章,人生之宜,謂之法。
89.立善防惡謂之禮,禁非立是謂之法。
90.這是黃口小兒念經式,亦謂之不人流也。
91.良知者,孟子所謂‘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慮而知,不待學而能,是故謂之良知。王陽明
92.《夢梁錄》中這樣描述這一天的忙碌與熱鬧:“十二月盡,俗云‘月窮歲盡之日’,謂之‘除夜’。
93.嬰聞之,窮民財力以供嗜欲,謂之暴;崇完好,威嚴擬乎君,謂之逆;刑殺不辜謂之賊。此三者守國之大殃。
94.風水之術,大抵不出于形勢、方位兩家。言形勢者今謂之巒體,言方位者今謂之理氣。
95.凡水來處謂之天門,若來不見源流謂之天門開,水去處謂之地戶,不見水去謂之地戶閉,夫水本主財,門開則財來,戶閉財不竭。
96.我們的人生態度是不進不退,既不高興地笑,也不號啕地哭,總是這么呆著,是謂之曰“中庸”。梁遇春
97.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
98.有亡國,有亡天下。亡國與亡天下奚辯?曰: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于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顧誠
99.“不教而殺謂之虐”,傳統中國的刑事政策注重的是教化,講的是正風俗,飭人心,即使有死刑也是以殺止殺,以刑去刑,以達到無刑為目的。
100.禍始于微,危因于易,能預此者,謂之治未病,不能預此者。謂之治已病,知命者其謹于微而已矣。張景岳
101.昔者初民,見天地萬物,變異不常,其諸現象,又出于人力所能以上,則自造眾說以解釋之;凡所解釋,今謂之神話。魯迅
102.夫從南歷時而不反謂之流,從下而不反謂之連,從獸而不歸謂之荒,從樂而不歸謂之亡。古者圣王無流連之游,荒亡之行。
103.竊人之財,猶謂之盜,況貪天之功以為已力乎?
104.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105.功名官爵,貨財聲色,皆謂之欲,俱可以殺身。曾國藩
106.安時處順,哀樂不入,謂之縣解。
107.“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謂之賊”。
108.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
109.創造靠智慧,處世靠常識;有常識而無智慧,謂之平庸,有智慧而無常識,謂之笨拙。智慧是一切力量中最強大的力量,是世界上唯一自覺活著力量。高爾基
110.人不可以廢言,而顧可以廢功乎?論者不平其情,于其人之不正也,凡言皆謂之非,凡功皆謂之罪。
111.恃國家之大,矜民人之眾,欲見威于敵者,謂之驕兵。
112.這情若能自控,便不能謂之為情了。夢三生
113.往古今來謂之宙,四方上下謂之宇。古往今來的出處。劉安
114.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雖變化萬端,而理唯一貫。王宗岳
115.青蓮花出西竺,梵語謂之優缽羅花,清凈香潔,不染纖塵。
116.日月五星,謂之七政;天地與人,謂之三才。
117.昨日登高峰,今日落谷底。浮沉無定處,我生似飄萍。歷經磨難劫,不甘長庸碌。即使屢碰壁,未肯學達摩。征服謂之強,順應亦非弱。艱辛不畏懼,從容再啟程。
118.雖命意在于匡世,似與諷刺小說同倫,而辭氣浮露,筆無藏鋒,甚且過甚其辭,以合時人嗜好,則其度量技術之相去亦遠矣,故別謂之譴責小說。
119.過去,還有以遺發招魂葬人的,謂之“發冢”。
120.難道你不知道戀愛就是由無謂的東西構成的嗎?無謂的內心紛亂,無謂的不安,無謂的掙扎,無謂的結束,但是,誰會說那些都是無謂的事呢?不,人生的全部都匯聚在那些無謂之中。桂小太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