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的造句,詩的造句大全

61.于是在這個人生中這如畫,如詩的季節里,我抱著對美好人生的憧憬,昂首向前。

62.讀這首詩的時候,要從字里行間往體會它的含義。

63.媽媽,今夜可曾看見月光偷偷溜進我如詩的夢中?爸爸,是你那根笨拙的手指,硌痛了我流淌在歲月中的笑聲?

64.他有鑒別好詩的眼光[賺錢的本領]。

65.這些詩的韻腳硬綁綁的,象兩人各把一條腿綁在一起參加三腿競走那樣笨拙。

66.通過與詩的內在聯系,音樂獲得了新生。

67.這首詩的頷聯有些不妥,我們要改一改。

68.同時也從不同側面表現曹操詩的風格。

69.這首詩是他抒情詩的范例。

70.教師幫助揭示這首詩的含義。

71.可你又強調形式與詩體論對潤飾修改詩的重要性。

72.這首詩的主題是愛與和平。

73.這部史詩的主題是為讀者展現一幅原始部族的人民在智勇雙全的領袖指揮下戰天斗地,不向堅固的自然環境低頭的畫面。

74.從情感的角度透視徐詩的基本主題。

75.以前評論宮怨詩的文章大都從思想內容、藝術特色著手來分析宮怨詩。

76.所有細節都必須多多少少對詩的整體效果做出貢獻。

77.你若不懂英文詩的韻律,就不能欣賞英文詩。

78.今天是星期一,星期一是唱詩的日子。

79.當時的知識分子們雖然對此覺得厭煩和不可理喻,但絕大多數人還是小心謹慎,只敢腹誹,表面上還是畢恭畢敬,甚至還要完成一些官方指派的寫頌詩的任務。

80.從審美的角度說,它們影響著宋詩的審美情趣。

81.形異詩的造型實驗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82.這樣的分析,可以使我們更好的理解《丁登寺》一詩的內在統一性。

83.要充分表達這首詩的真義很難。

84.這首詩的內在含義超出了他的理解范圍。

85.他對詩的愛好是家傳的。

86.這首詩的主題和風格結合得很好。

87.當他開始背頌這首詩的時候,我們靜下來聽著。

88.一個畫家要有很高的詩歌修養,才能達到畫中有詩的藝術境界。

89.聶:總的來說,您怎么認識政治和詩的關系?

90.許多諺語具有詩的風格和手法。

91.人家捐沒捐款關你什么事啊,你就偷人家東西嘛,還要講大道理,還要用詩的語言來表達,你惡心不惡心,酸不酸啊,虛偽不虛偽??!

92.他是他詩歌世界里永遠的王子,用詩的長劍,守護著性靈世界里永不褪色的寧靜、悠遠和純真。

93.我們相信所有喜歡這首小詩的人都是不可救藥的理想主義者。

94.試比較拜倫《哀希臘》中一段詩的幾種不同的中譯文。

95.這首詩是雪萊抒情詩的范例。

96.唐詩的簡潔搞不懂。宋詞的細膩難弄清。漢賦的華麗學不會。元曲的精粹練不成。文采太低您別嫌棄。真心送福您就收聽。

97.他不能感覺到這首詩的含義。

98.以服務于典禮而采制的詩,以對樂的感悟來評價詩的中國開端之文論,加之對不朽之文的重視,中國文論往往極其珍惜筆墨,因此只言片語的品詩語言形成了中國文論的含糊感悟形態。

99.他是一些歌曲的作者和一位出色的指揮者,也是一位能即興作詩的人。

100.那首詩的發表,使他得以在文壇上初露頭角。

101.這首詩的配樂把詩中的意境表現了出來。

102.通過他的眼睛,我們看到了個別中蘊含的普遍性,細微事物反映出的大問題,一目了然之處包藏的玄機,以及紅塵俗事中詩的意境。

103.這首詩的作者不詳。

104.風吹過樹林的聲響使他有了作詩的想法。

105.詩的韻律不在字的抑揚頓挫上,而在詩的情緒的抑揚頓挫上,即在詩情的程度上。戴望舒

106.詩的最后兩行押韻。

107.您認為是什么因素導致了這種對語言詩的不同理解?

108.海德格爾在后期傾注了極大的精力論說詩的展現本真存在的功能。

109.因為詩的詞句含有能走動的意義與能翱翔的音樂。

110.一陣風吹來,小草們在風中擺動著,好似正在翩翩起舞,慶祝它們快要結束的一生。告別了秋天,它們來到了沉默的冬天。詩人白居易曾經描寫過草,那首詩的第二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正是描寫草的詩句。

111.諷刺體小說則得益于我國古代諷刺詩的諧隱詼謔傳統。

112.納吉爾:這些問題都是關于歌和詩的。

113.他常常把一些重復簡單韻律的語句胡亂拼揍成一首自以為是詩的東西。

114.詩的純正功能向來都是理想化地描繪事物。

115.為歌民謠和詩的理想。

116.看了我的詩,你就了解我了嗎?我的詩都那樣憂郁,我就是一個憂郁的人了嗎?在快樂的時候,我是不寫詩的,你永遠不能知道我的快樂有多么瘋狂!

117.今天我在學校里學了詩的三個詩節。

118.午后的風聲怎么能被形容成一輪皎潔,花的顏色又怎么會帶著淡淡的離別,所謂憂郁的空氣落筆后要怎么寫,最后一直到你的微笑在我面前滿山遍野,親愛的我這才開始對詩的語言有些了解。

119.我說現在寫詩的水平怎么越來越臭呢,感情寫得好的全去當醫生了。

120.我不喜歡留下任何對詩的組成無關緊要的部分。

分頁閱讀: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