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訃聞死亡后發表的''。'通告'。'',有時附有死者簡要傳記。
2.美國不少名記者,多以訃聞起家,鍛煉出好文筆。
3.好吧,如果有什么頭面人物死了,我們就要尋求“深度凍結”的幫助,那是個電腦文件,里面有所有的訃聞,然后我們就把死者的生平找出來。
4.所有人的訃聞都是在他們活著的時候寫好的?
5.訃聞很快傳遍全國,舉國震悼,為之休朝一日;朝臣布衣,爭相痛悼,紛至相吊。
6.報導稱,伊芙朵吉雅的喪禮沒有發訃聞,也未請牧師主持,只有少數友人前去祭悼。
7.泰勒不是萌生建立全國訃聞數據庫想法的第一人,但由于操作困難,目前尚無成功案例。
8.對于創建訃聞網站的初衷,泰勒說,如今許多人漂泊在外,遠離出生長大的故鄉。
9.啟功回憶,陳垣先生的母親去世,他發訃聞,沒有按舊時慣例寫“泣血稽顙”,而是把“血”字去掉,因為他覺得并不誠實。
10.此次文獻展,有生前榮耀的記錄,也有諸多哀啟、行述、哀挽錄、榮哀錄等訃聞文獻。
11.網上葬禮不會保留骨灰,而是建立一個網上墓地,通過發布訃聞和悼念信息來紀念死者。
12.民國時期的訃告通常為厚厚的一本,內容分為遺像、挽詞、訃聞、哀啟四個部分,足有三四十頁。
13.一位訃聞作家描述他是“教美國欣賞照片的人”。
14.父親看到她骨瘦如柴、形容槁枯,甚至為女兒提前寫好了訃聞。
15.陳老師的母親去世,老師發訃聞,一般成例,孤哀子名下都寫“泣血稽顙”,老師認為“血”字并不誠實,就把它去掉。
16.這個網站以以上人群為目標用戶,推出代發訃聞和自助葬禮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