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幫感受到了對手的凜傲之氣,竟讓自己身陷孤地,氣焰立被芟除打潰。
2.前時,蘭修儒以裴行寂為相,排擯異己,才杰之士芟除殆盡矣。
3.鷹豈不拔出它的根來,芟除它的果子,使它枯乾,使它發的嫩葉都枯乾了嗎。
4.如此,腹背夾擊晉軍,可為上策;其次,可嚴命各地軍將,憑險拒守,緊固堅城,除本軍本城用度外,余下儲積均焚毀,田中莊稼也都要令人芟除無遺,堅壁清野,坐守待時。
5.的名義殘殺,余部也被芟除凈盡。
6.人能習于勤,亦能習于惰。人之有惰念,不難芟除之;所可懼者,既由惰而因循,復由因循而長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