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難道是卑鄙的陪審團對你故意羅織罪名的嗎?
2.他們常常羅織罪名,誣賴良民,之后就屈打成招,趁機敲詐勒索。
3.暗殺小明王韓林兒、羅織罪名清洗功臣,按傳統(tǒng)道德標準都是不忠不義之舉。
4.羅織罪名,誣枉陷害岳飛父子和張憲而置之于死地,這就正是秦檜任憑“一時之私意”。
5.當時黨爭紛錯,政局復(fù)雜,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瞿式耜自然引起一些當權(quán)者的嫉視,于是羅織罪名,把他趕出朝廷。
6.為了實現(xiàn)這一企圖,他們把矛頭直接對準了特區(qū)政府和行政長官,羅織罪名、編造謠言,企圖把中央信任的行政長官逼下臺,在香港上演‘顏色革命’的一幕。
7.人們擔心,劉先生將被控以“煽動顛覆國家政權(quán)”,一種類似的任意羅織罪名。
8.他羅織罪名,陷害忠良,真是太傷天害理了。
9.唐俊看清楚了那人,馬上便羅織罪名扣在張鐵匠身上。
10.這樣的文句,確實容易貽人口實,并被羅織罪名。
11.但凡他感覺威脅到他的相位或利益的人,基本上都被他羅織罪名制造冤案,或貶或殺或流放,其中殺死朝臣二百余家。
12.皇上令本人監(jiān)勘,就是要主持公道,彰顯正義,怎么能夠隨意羅織罪名呢?蘇安世一時語塞。
13.維基泄密的泄密行為震怒了華府官員,同時司法部官員正羅織罪名決定是否能向阿桑奇發(fā)起指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