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末江西出產(chǎn)竹紙,紙質(zhì)細(xì)膩,薄而松軟,呈淡黃色,抗水性、托墨吸水性好,既適于寫字,又可用于印制古籍。
2.趙七爺重操老本行,率領(lǐng)十幾個小伙子上山砍伐竹子,準(zhǔn)備制造竹紙。
3.李紈晚間取了竹紙,調(diào)動神識描畫圖樣,不過片刻功夫。
4.碳是裝在紙盒里的,用一層半透明的竹紙包著,盒蓋頂面和包碳紙上用淺綠色談?wù)剬懼鴰讉€日文字。
5.竹紙,故名思義,就是運用嫩竹作為原材料造出來的紙。
6.隨著印刷業(yè)的興起,發(fā)明于晉代適宜印書的竹紙大為盛行。
7.“富陽素有‘造紙之鄉(xiāng)’的美稱,‘京都狀元富陽紙,十件元書考進(jìn)士’,從一個側(cè)面反映出富陽傳統(tǒng)竹紙——元書紙對人類文明作出的貢獻(xiàn)。
8.說了一籮筐的好話,掏出口袋里所有的硬幣,郎中終于給她打了針,再塞給她兩服黃竹紙包著的中藥。
9.竹紙歷史一直混淆不清,剛才李威特地到那家規(guī)模很大的紙店,就是看有沒有的,有可能出現(xiàn)了,但技藝不成熟,連這種可能性都很小。
10.然后,朱貴把陶罐中的苦味酸用幾十層竹紙包好,中央插入這枚特制的大炮仗,然后外面用麻繩一層一層的捆綁起來。
11.內(nèi)頁使用略顯淡黃色的江西竹紙,這種紙因為被常熟藏書家毛晉所偏愛,又名毛邊紙,價格相對低廉,吸水性好,用來印刷甚是方便。
12.層層劍幕就像是一張竹紙,被那大鐵劍毫不留起的捅破。
13.毛晉嗜書如命,派人往JX大量采購厚竹紙,用來印刷古籍,因為毛晉喜歡在紙邊蓋上一個篆書的‘毛’字印章,所以習(xí)慣上稱呼這種紙為毛邊紙。
14.文丫頭,你別亂跑,將這幾個娃子看好了,順便抱這幾刀竹紙下去。
15.中國傳統(tǒng)竹紙元書紙的制作過程。
16.他也試著用過竹紙,不是紙?zhí)啵哑ü蓜澠疲褪潜恢割^洞穿,還不如使用廁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