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末俗已來不復爾,空守章句,但誦師言,施之世務,殆無一可。
2.讀經如果不探究其中的義理,只留心章句訓詁,那就像買櫝還珠一樣,讀再多也沒用。
3.凡文以意為主,以氣為輔,以辭采章句為之兵衛。杜牧
4.義玄有章句學,先儒疑繆,或音故不通者,輒采諸家,條分節解,能是正之。
5.漢武帝時極盛的公羊學在漢末發生了章句化、神學化等異化現象,這是它衰落的內在原因。
6.他要士大夫放棄章句小楷之積習,而把科學工程懸為終身富貴的鵠的。
7.經有數家,家有數說,各家都有繁瑣的章句,多者達數百萬言。
8.我國現行憲法條文中,關于公民基本權利的原則性宣言倒未見得與西方的章句相去多遠。
9.他讀到那些難懂的章句就草率地一帶而過。
10.學者欲博聞舊事,多識其物,若不窺別錄,不討異書,專治周孔之章句,直守遷固之紀傳,亦何能自致于此乎?劉知幾
11.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
12.末世清談之風盛行以來,讀書人拘泥于章句,只會背讀師長的言論,用在時務上,m.9061xoxo.com幾乎沒有一件用得上。
13.凡為文以意為主,以氣為輔,以辭采章句為之兵衛。
14.另《釋文》有《費直章句》,系后人偽托。
15.《圣賢章句集注》則最為艱深,開篇頭一段寫道:王者初興,皆先建根本,廣立藩屏,以自樹黨,而強固國基焉。
16.學而不思則罔,章句之弊也;思而不學則殆,心學之弊也。
17.我朝兩位大家程顥、程頤兄弟把它從《禮記》中抽出,編次章句。
18.來不及了,章句身后持刀的人用刀背狠狠的劈下,將蔡瑁頭上砸出了一個大口子,蔡瑁啪唧一下,人事不知的倒在了地上。
19.朝恩既貴顯,乃學講經為文,僅能執筆辨章句,遽自謂才兼文武,人莫敢與之抗。
20.胡安國倡導的經世致用新學風,就是針對當時那些“徒掇拾章句,馳騖為文彩,藉之取富貴,緣飾以儒雅,汲汲計升沉”的八股學風而為的。
21.章句體的特點是除解釋原著中的字詞以外還要分章析句串講全句或全章大意,章句體講解詳細便于把握原著主題思想但一般比較繁瑣。
22.該文探討了章句的特征及其與傳、說、故等注疏體裁的差別,章句與章句之學產生的時間,以及章句之學興盛和衰落的原因。
23.學術文章句未通,聱牙詰曲亦稱雄。
24.魯叟讀五經,白發死章句。問以經濟策,茫如墜煙霧。
25.在這部著作中,我沒有使用鏗鏘的章句,夸張而華麗的語言,來加以潤飾。
26.讀書貴神解,無事守章句。
27.與君俯首大艱阻,喙長三尺不得語,因君今日形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