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徐先生書法自漢魏碑版,二王行草,凡歷代名家墨跡,皆心摹手追,數(shù)十年不倦。
2.在清代碑學書法風潮中,諸多文人書家關(guān)注北朝碑版書跡,對其中眾多出自民間的刻石書法,以文人書法之“雅”融通其天真拙樸之別趣,開辟出新境界。
3.古人常刻銘于碑版或器物,或以稱頌功德,或以申明鑒誡,銘文后來成為一種文體。
4.晚年力追漢印,尤得力于鑄印及封泥,并參有碑版文字意。
5.嘉慶十二年官嘉定同知,酷嗜摩崖碑版,“遠至窮崖絕塞,以及頹垣廢址,破冢荒塋,斷柱殘礎(chǔ)。
6.終龔自珍一生,收集古董,包括金石碑版等,一直不斷,有時甚至借貸收購。
7.鄧石如的書法則打破了傳統(tǒng)的帖學規(guī)范,旁搜遠紹,繼承和開啟了二王以后絕跡的碑版書風,堪稱劃時代的突破。
8.本文選擇他有關(guān)金石碑版的兩種代表著述,對其版本及內(nèi)容略加考述,以反映他的撰作特色及論文觀點。
9.他們秉承魏晉以來墨跡與碑版的雙重傳統(tǒng),逐漸突破王氏書法的蕭散妍妙,轉(zhuǎn)向法度森嚴的風格。
10.又搜名山碑版、道院抄存者,以補其缺,于清道光二。
11.平生碑版天留在,不朽何須藉景鐘。
12.齊白石書工篆隸,取法于秦漢碑版,行書饒古拙之趣,篆刻自成一家,善寫詩文。
13.舊時代讀書人集古嗜古,本為常事,龔自珍家道殷實,祖輩都為詩禮傳家,金石碑版收藏甚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