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學造句,碩學造句大全

1.集鴻儒碩學,簪堂詁館,高僧巨哲,梵塔魁樓。

2.人,部院官吏,“碩學通儒”與“納稅多額”者

3.賞櫻的同時,還少不了領略博物館、教學樓等古色古香的校園建筑,感受碩學鴻儒的學術貢獻與學術精神。

4.高祖有天下,深愍之,詔求碩學,治五禮,定六律,改斗歷,正權衡。

5.孫培嚴的書法結字開合有度,章法燦漫有序,因此無論是普通百姓還是碩學鴻儒,都有不少他的忠實擁躉。

6.他們是前清高官名臣、碩學鴻儒,名氣很大,盡管字價很高,但求字者仍絡繹不絕。

7.真正的君子有大學問,往往是碩學鴻儒。

8.澄當世稱為碩學,讀《易》三年不解文義,欲撰《宋書》竟不成。

9.消息傳出,全國震動,吸引了許多士人,連有些稱病在家、一旁觀望的碩學鴻儒也都報名應試。

10.第三個原因,是士大夫階級好排斥異端,如朱彝尊的《云岡石佛記》,即其一例,宜其湮沒千余年,不為通儒碩學所稱道。

11.魏氏以來,革命不少,鴻儒碩學,世有名臣。

12.將收藏與學識相貫連,成為碩學鴻儒樂享其間的雅事,這無疑使得他們的藏品成為了拍賣市場上關注的焦點。

13.吳興沈重名為碩學,高祖嘗令彥之與重論議,重不能抗,于是避席而謝曰:辛君所謂金城湯池,無可攻之勢。

14.不必是刎頸之交,不必是聽他一席話勝于念五年常春藤的碩學鴻儒,只要能絮絮叨叨地聊二十分鐘而不厭煩。

15.像孫老先生那樣宏儒碩學的人,在學術界也是數一數二的,可惜他已退休了。

16.由此,蕭乾親眼目睹了這些碩學鴻儒,領略了他們的風采,聆聽了他們的高見,增加了自信,并漸漸與林徽因、金岳霖等一批學界大腕兒結成了良師益友。

17.海內外碩學鴻儒如季羨林、饒宗頤、錢仲聯、柳存仁、余英時、杜維明等人,均高度評價此刊。

18.暨夫太和之后,盛修文教,搢紳碩學,濟濟盈朝,縫掖巨儒,往往杰出,其雅誥奧義,宋及齊、梁不能尚也。

19.已而諸儒生以次論難者十余人,皆當時碩學,光剖析疑滯,雖辭非俊辨,而理義弘贍,論者莫測其淺深,咸共推服,上嘉而勞焉。

20.其實,若是在過去,在平時,吳梅就早就點頭應是了,那個胡碩學長,心里面只念著那個劉小茜大校花,吳梅也就不跟著自討沒趣了。

21.朱希祖在北大任教時期,家中的座上客都是碩學通儒,座中客常滿,樽中酒不空。(造句網http://m.9061xoxo.com)

22.陸曉凱覺得陸大爺這位鴻儒碩學之士洞若觀火,明察秋毫,姜桂之性躍然言表。

23.而相對于一代鴻儒碩學和書畫藝術大師饒宗頤先生的成就而言,潮州人越來越感覺到這座學術館太小了,難以更加全面地展示先生博大精深的學藝成就。

24.寓居上海的這批清末高官大吏名流具有極高的文化藝術含金量,可謂是碩學鴻儒、大師精英。

25.毋庸諱言,身處鬧市包圍之中的漢口路,是碩學通儒及金陵學子的家園,是他們朝夕問書向學之地,也是南京城里最為光彩斐然之地。

26.內外碩學博聞者若有異議,切盼教正。

27.建武中詔舉士,從兄慧景舉慰祖及平原劉孝標并碩學

28.時文德殿置學士省,召高才碩學待詔,沆通籍焉。

29.他自幼攻習古文詩詞,長期工作于碩學鴻儒云集的國務院參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館,受蕭勞、孔凡章、啟功諸前輩教益,在詩文方面具備堅實的基礎。

30.是啊,國畫、詩歌,當然還有書法與篆刻,就像一個蜂窠中幾個毗鄰的孔穴,相互滲透,互相補益,通才碩學往往能融匯貫通,從而達到更高的境界。

31.那王老夫子落第秀才一枚,盡管不是什么鴻儒碩學,卻也并非都都平丈之流。

32.當年,面對入校學生,他發表開學演說,提出國學院“非為某一校造就師資,乃為中國培養通才碩學”。

33.到了宋代,碩學鴻儒也不再只是在家收幾名研究生,而是將課堂搬到原本用來修書、藏書、更有學術氛圍的書院。

34.北洋大學廣聘國內外碩學鴻儒。

35.后主嗣立,無意曲禮之事,加舊儒碩學,漸以凋喪,至于朝亡,竟無改作。

36.彼時的西南聯大,可謂群賢畢至,碩學通儒不勝枚舉。

37.每逢佳節,菽莊花園總是高朋滿座,鴻儒碩學、騷人墨客在此放歌吟詠,揮毫潑墨。

38.其博古通今,學貫中西,以“碩學通儒”蜚聲中外,譽稱“中國大儒”。

39.至于文人好名,曾國藩幕中也養了一批“鴻儒碩學”之輩,以滿足他們的好名之心,以為他自己服務。

40.作為一位博古通今的碩學鴻儒,他不僅是清華大學電機系、無線電研究所和航空研究所的創始人,同時又是一位著作等身的詩人、戲劇家、音樂家和佛學家。

41.宋末元初,一代名儒龍仁夫依此開創書院,遍邀碩學鴻儒登壇授業,傳播儒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