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路不難,難在于應對進退而不是其中;難在于婉轉人跡而猶有自己的字里行間;難在于往前鑄足之時,還能回頭自我眉批;難在于路途段窮之際,猶能端莊句點,朝天一躍,另起一段。行路頗難。簡媜
2.邱吉爾正在審批一份打印的報告,一面潦草地作眉批,一面低聲自言自語。
3.與其他“戚本”相比,這部手抄本沒有“眉批”,但有“夾批”。
4.他一向很討厭那種在書上寫眉批的習慣,但這些注解不同。
5.人生也是不可眉批的東逝水。簡媜
6.娛樂周刊眉批:[錯,他們互相都很尊重布魯斯威利。
7.***不是一個墨守成規(guī)的馬克思主義者,閱讀其原著,特別是他獨特詼諧的即席講演和信手拈來的卷頭眉批,其思想邏輯的真實脈絡就會立即凸現(xiàn)在讀者眼前。
8.倘若不是見借閱書籍上有你眉批的文章,仔細翻看還有些意思,我也不會這么晚來找你勸學,卻不想……
9.我們已經(jīng)開發(fā)了一個工具,允許用戶通過“眉批”的方式發(fā)現(xiàn)譯文中的錯誤。
10.為充分保留古籍書原有的特色,何老在抄寫中文字字形、句讀、雙行夾批、眉批時,均注意與原版本雷同。
11.他從書架上取下一本書,很快便被吸引住了,不是被書的內(nèi)容,而是被鉛筆寫的眉批。
12.眉批針對《紅樓夢》的段落文字進行分析和評論;二是,正文中的雙行小字進行夾批。
13.她在書的頁邊上作眉批【造句網(wǎng)】,寫下自己的成功與失敗。
14.她在書的頁邊上作眉批,寫下自己的成功與失敗。
15.一是每頁書眉處的眉批,二是《紅樓夢》正文中的雙行小字夾批,三是每回之后的回后批。
16.書籍里的評論,常以原作正文中夾批、書頁上端眉批、章節(jié)前后總批等形式出現(xiàn)。
17.十三個月以前,在佛羅里達州的一家小書店里面,當他從書架上面拿下來一本書后,他注意到書上邊緣空白處的眉批。
18.“另一個令我驚喜不已的是,當我發(fā)現(xiàn)的錢仁貴譯本中竟翻譯了毛宗崗的批語,眉批與夾批都有。
19.書籍里的評論,常以原作正文中夾批、書頁上端眉批、章節(jié)前后總批等形式出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