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懷疑腦波竊盜直譯系統或滴水不漏竊視竊聽系統已經找上您,就請在我網志部落格留言。
2.開胃菜“夫妻肺片”廣被傳統直譯為“丈夫和妻子的肺片”,現被語言上更易理解的“加辣醬油的牛肉和牛肚”所替代。
3.讀書就是翻譯,因為從來不會有兩個人的體驗是相同的。一個拙劣的讀者就好比一個拙劣的譯者:他會在應該意譯的時候直譯,而需要他直譯時他卻意譯。在學習如何才能把書讀好時學問固然極為寶貴,但卻不如直覺重要。
4.個直譯就是帶三段合唱的舞曲版,別人只是借歌來鼓勵她,她卻直接說道歌本身上去了。
5.漢代譯師以安世高、支婁迦讖為代表,他們以尚質直譯的風格譯寫佛經。
6.往往穿梭于字里行間的多義詞不可避免地要依靠語篇這一整體環境來揣摩,否則譯者給讀者帶來的就是偏離內在含義,僅僅從字面上翻譯的文字,這與直譯也就沒有什么區別了。
7.第十二節直譯過來就是:“轄治你的不是我們,而是你自身的情感。”有趣的是“轄治”在希臘文里使用的是被動語態。
8.直譯應該是“所有恐懼的總和”,意譯“驚天核網”。
9.接著提出一些成功的翻譯中國飲食文化的有效策略:直譯,自由組合,發音。
10.這句我直譯為:在沾手之前,先關掉食品加工器。
11.但在翻譯雙關語、同音詞及許多文化性幽默時,直譯并不能達到理想效果【造句網整理】,而譯者多數情況下也未能通過其他方式取得翻譯的理想效果。
12.隱喻的翻譯方法大致有四種:直譯法、換喻法、明喻法和意譯法。
13.王曄說,瑞典文學的翻譯,本來就少,有很大一部分是從英文等轉譯而來,直譯要看得懂瑞典文,反復推敲瑞典文的語意,否則會有莫名其妙的添加和篡改。
14.在漢語成語的英譯中,直譯法能使譯文和原文在形式、內容和功能上保持對等,同時傳遞了民族文化,它是漢語成語英譯的一種主要的、有效翻譯方法。
15.直譯保留了漢語新詞語的形象或比喻,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有利于將中國文化介紹給英語讀者。
16.逆喻是英語文學作品中常見的一種修辭格,本文對其修辭作用及其結構進行了分析,并尋求直譯、拆譯、增詞譯等相應的漢譯對策。
17.“從一種語言到另一種語言的直譯會使意義變得晦澀。”如果不直譯會使翻譯者變成該書的共同作者,那也沒關系。“事實是,”哲羅姆在優西比烏斯譯本序言中說,“我解除了譯者的一部分職務,又解除了作家的一部分職務。”。蘇珊·桑塔格
18.中間形式,如直譯器或翻譯器的輸出,都是不允許的。
19.直譯:當你聽到蹄聲時,應該想到的是馬,而不是斑馬。意譯:不要把簡單問題復雜化。
20.直譯、刪減、添加和轉化是話語標記語漢譯中四種常用的方法。
21.在芬蘭語中,北極光則被稱為"revontulet",直譯過來就是“狐貍之火”。
22.在表達階段,受邏輯和綜合能力因素的影響,受試者主要采用了字對字的直譯、代碼轉換、以及“出聲思維”等策略。
23.英漢習語的翻譯可采用直譯法、意譯法、套用法。
24.凈盈利或凈虧損的俗稱。英文直譯為“末行”,這是因為在公司的損益表上,最末一行就是顯示總收入扣除所有費…
25.直譯就是,如果你想和鷹一起翱翔,那么就不要去抓土雞。
26.早前閔雪飛和韋白的“翻譯抄襲風波”鬧得挺大,這回直譯的版本出來了,看官們大可自行辨別。
27.“小確幸”一詞的意思是微小而確實的幸福,是稍縱即逝的美好,出自村上春樹的隨筆,由翻譯家林少華直譯而進入現代漢語。
28.“靠北靠母”的簡稱,閩臺地區常用口頭禪,直譯就是“哭爹”,但是意思已經多元化了,很多情景都可以講。
29.這些翻譯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四類:音譯、直譯、調整、意譯。
30.英文直譯為“末行”,這是因為在公司的損益表上,最末一行就是顯示總收入扣除所有費用之后的凈盈利或凈虧損數字。
31.魯迅對翻譯的態度原來是重視“直譯式”的,因為很多中國知識分子脫不了中國傳統的文言,應該給五四書寫文體加上新的因素,給口語性書寫文體加上論理性。
32.植入了西方文化:直譯,形式較近原文,但傳意效果可能稍遜,且譯文有點拖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