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力到沉著痛快處,方能取古人之神,若一味仿摹古法,又覺刻劃太甚,必須脫去摹似蹊徑,自出機軸,漸老漸熟,乃造平淡,遂使古法優游筆端,然后傳神。
2.我曾有幸讀到不少茗屋先生的印,反復琢磨欣賞,有一種讀唐詩般的享受,嚴羽總結唐詩的風格之妙有二,一是優游不迫,一是沉著痛快。
3.信陽市某小區三代同堂的家中,老爺子已寫好過年的春聯、福字,字體俊逸、沉著痛快。
4.整幅作品誠如蘇軾對米字的評語,如“風檣陣馬,沉著痛快。
5.劉松的花鳥畫未必有多高水平,但無論是鉤勒、皴擦、點染,還是烘托、破墨,用筆都顯得瀟灑輕松,有著自徐渭以來的中國畫傳統的沉著痛快與筆酣墨暢。
6.對于創作者來說,除了理解劇情,高超的藝術素養是要儲備的,這樣才能自然下手,優游不迫、沉著痛快地設計出讓人耳目一新的好作品來。
7.尤其書法立軸,恣肆淋漓,沉著痛快。
8.終使其書法既有米字的“風墻馬陣,沉著痛快”之概,亦有富石門頌之跌宕多姿。
9.細心觀察王新利的作品,呈獻給人的或是豪放灑脫、汪洋恣肆,或是縱橫跌宕、沉著痛快,更多的是給人以某種啟迪。
10.書法有“風檣陣馬、沉著痛快”之譽,其畫以。
11.優美之詩講究優游不迫,氣韻清遠沖淡,壯美之詩講究沉著痛快,氣格高古雄渾。
12.“張先生的書法,不追風,不流俗,個性鮮明,達到了‘清風出袖、明月入懷’的藝術境界”,“其用筆沉著痛快、揮運自如、力透紙背。
13.祝枝山的書法作品為五開冊頁,行家評此作品下筆變化豐富、行筆沉著痛快,信手而作,隨意而行,縱觀全冊,神采似行云流水,飛動自然。
14.他以奔放的激情,融通氣韻,力達毫端,走筆“沉著痛快”,爽朗利落。
15.板橋提倡寫文章以“沉著痛快道著民間痛癢”,反對名士派的風月文章。
16.在他的這批作品中,時而有米南宮的八面用鋒、沉著痛快,時而有王鐸的纏綿鼓蕩、神完氣足,時而有林敬之的瀟灑流落、風度翩翩。
17.”提案由省建委原副主任龔金良主提,專家型官員的文字沉著痛快。
18.師鴻的縱筆歷落、沉著痛快,寫盡了馬的宏逸氣勢。
19.風檣陣馬,沉著痛快,當與鐘王并行,非但不愧而已。
20.但其沉著痛快、爽利勁健卻為后世青花遠遠不及。
21.前三人的書法,蘇軾豐腴跌宕,天真爛漫;黃庭堅縱橫拗崛,昂藏郁拔;米芾俊邁豪放,沉著痛快,自古以來備受推崇,列于四大家,向無異議。
22.其書法作品亦手與心運,藝從才得,下筆老重,沉著痛快。
23.稍后,啟笛又順源而下,研習沉著痛快的米體。
24.近年來專攻行書,取東坡之筋骨內蘊,大開大合,沉著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