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來是個人,終免不得作幾樁傻事錯事,吃不該吃的果子,愛不值得愛的人;但是心上自有權衡,不肯顛倒是非,抹殺好壞來為自己辯護。這種自我的分裂、知行的歧出,緊張時產生了悲劇,松散時變成了諷刺。錢鐘書
2.端午節的別稱之多,間接說明了端午節俗起源的歧出。
3.行走大道,最所擔心的卻是歧出邪路。
4.今古文經學的爭論始于社會文化的轉型期,以及由此造成的文字、文本的歧出。
5.有鑒于諸如此類的復雜與變化,研究界在不斷的歧出和匡正中不憚其煩,推演出種種理論。
6.郭象的是非觀在理論上是對莊子是非之辨的重大歧出與有意誤讀。
7.篇名舊引多歧出,今從蘇頌所見,定為姓氏,蓋漢人亦習稱姓某氏云。
8.但是,由于日軍故意制造假象,盡管報告紛至沓來,而情況歧出,使人撲朔迷離,莫知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