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讓中國建立新的朝貢制度并占據該地區主導地位的想法,是建議在一種假設之上的:中國顯然是這個地區的主導力量。
2.而且對應召而來的朝貢使賞賜無度。
3.這段歷史反映了古代中越關系史中,不是正統觀念,而是政治實力才是雙方建立朝貢關系的基礎。
4.清代中朝之間建立了穩固的宗藩關系,朝鮮使團進行的朝貢貿易也是其中重要內容之一。
5.朝貢貿易是鄭和下西洋貿易活動的基本形式,帶有封建宗主國“厚往薄來”的性質。
6.卿掌四夷朝貢、宴勞、給賜、送迎之事,及國之兇儀、中都祠廟、道釋籍帳除附之禁令,少卿為之貳,丞參領之。
7.二明成祖繼位后,遵循明太祖的遺緒,對海外諸國仍實行羈縻政策,鼓勵他們派遣使者入明朝貢。
8.中暹貿易主要分為兩種形式:朝貢貿易與民間貿易。
9.王會司掌頒內札薩克王公們的俸祿、朝貢、燕飧、賞賚等事。
10.朝貢外交的核心就是用銀子買面子。
11.屬射匱可汗遣其猶子率西蕃諸胡朝貢,詔矩宴接之。
12.在哈密以西有別失八里和土魯番,其統治者為察合臺后裔,和明朝長期保持著朝貢關系。
13.許多被征服的國家必須向古羅馬的統治者朝貢。
14.古代中國,在“華夷之辨”和“用夏變夷”的理念指導下形成的四夷朝貢關系體系中,四夷來朝是中華禮樂制度的一個組成部分,因此沒有專門的對外事務機構。
15.中越朝貢關系的近代轉變是中越關系史研究領域的一個重要論題,有著重要的學術意義和現實意義。
16.明太祖朱元璋給琉球的中山王察度下達詔諭後,琉球的北山、中山、南山三王遂開始向明政府朝貢。
17.他們還是沉浸在朝貢體系的窠臼里,完全就是一副天朝上國的態度,只認日本的國王,日本人襲擾江浙沿海,朝廷只會派出使者去訓示日本的國王。
18.帝舜列舉各州的土產,籌劃四方輻輳的朝貢貿易,也就是在構想古代中國最早的天下體系。
19.清初,清政府沿襲明代的海禁政策,對外貿易的主要形式為朝貢貿易。
20.在厚往薄來的原則下,中原帝國往往承擔沉重的經濟負擔,朝貢體系因而和實行政治上欺壓和經濟上盤剝的西方殖民體系有巨大差異。
21.中國負有教化恩典蠻夷的責任,而蠻夷則有向慕中華,定期朝貢的義務。
22.由于朝貢貿易奉行“厚往薄來”的原則,對于維持了的鄭和下西洋,它只能是虧本的買賣。
23.像鄭和下西洋這段,我們建立了體制,實際上一種叫朝貢貿易體制,就是鼓勵四夷來中國進貢,我們厚往薄來,而不在乎其中的經濟利益。
24.陰陽相生聚精華,水火相濟出圣藥,九朝貢膠集天、地、人之靈氣,為血肉有情之神品。
25.二十五年,伯克托克托瑪哈墨第等來朝貢,賜宴賞賚如例。
26.本文從歷史學與國際關系學相結合的角度,客觀評價了朝貢貿易制度的積極作用和不足之處。
27.因為明朝政府奉行“厚往薄來”的原則,堅持送出的總是要比得到的多,受到海外諸國的廣泛歡迎,無不踴躍朝貢。
28.明朝實行朝貢貿易與海禁相結合的特殊政策,嚴格限制民間對外貿易。
29.不僅西方列強和日本不斷欺負她,就連已經燈盡油干的清王朝也不甘心放棄同朝鮮的朝貢關系,對其進行“干預”。
30.我玄易門手下掌控十幾個王朝,年年朝貢,不過對這些王朝也要恩威并重!每年門派都會分派給各國幾個名額,讓皇親國戚,*貴子弟進入外門學習com。
31.這個合答斤此時正是從遼上京朝貢趕回來,剛好經過弘吉剌部,于是順便過來會會舊友,談談最近幾年的生活。
32.明朝時期,朝貢貿易構成中日關系的核心。
33.有的朝貢方物,明成祖厚往薄來,“其以土物來市者,官給鈔酬其值”。
34.倭拏舟載其方物戎器,出沒海道而窺伺我,得間則張其器而恣肆侵擾;不得其間則陳其方物假稱朝貢。
35.那時神威遠震,九夷八蠻無不臣服,都率領妻子頭目,打造金葉表文,雖數千萬里之遙,不憚辛苦,梯山航海,盡來朝貢,真從古以來未之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