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劉勰認為,繁復、簡潔、隱曲、顯豁等是構成智性文學的主要特征。
2.其次,莊子對語言也進行了獨特闡釋和重建,以使人的生存更顯豁明朗。
3.三兩人群,常于亭臺樓榭處,幾句風趣,琉璃瓦下陽光普照,生命仿若一下子重新注入顯豁。抑或兩小無猜,朝朝暮暮者,小亭子成了最好的媒妁之言。
4.但駱句明示時勢風云變幻難于促膝談心,意更顯豁。
5.蕭紅獨立的女性視角有機地融鑄在“民族生死”的宏大話語中,使得文本具有了或顯豁或隱微的多重意義。
6.作者認為,福音書的敘事者擅長運用各種敘事技巧,使故事的意義更趨顯豁和豐富化。
7.他在極富個性的藝術心態中綻放著他的人文精神,其人文精神也在藝術化的語言中得到顯豁體現,留下了一個可以玩味的結構。
8.法之難行已是中國法律實際生活的顯豁病癥。
9.這篇文章文理顯豁,主題清楚,是篇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