昧于造句,昧于造句大全

1.二人竦然一驚,以兩人的智慧,何嘗不明白這個道理,只是昧于心傷,難以自撥而已。

2.諸事不昧于心,不知惡作惡,易有善終也。

3.知夫差昧于大勢而不可諫,吳國必為越國所破滅,為避禍而托子于齊國鮑氏,反遭太宰伯嚭誣陷,被逼自殺。

4.趙軍的失敗,則在于主帥陳余迂腐而又傲慢,并拒絕采納謀士李左車正確的作戰方案,昧于了解漢軍的作戰意圖。

5.人常說,三室之內,必有遺賢,弘赫元帥智勇皆足,卻昧于大局。

6.唐太宗何果于除宮外之功臣,而昧于除宮內之侍妾也?此不過作傳者欲神其術而附會之!既然天象已經說那“女主武王”。

7.隨聲附和是謂盲從;一知半解是謂盲信;感情沖動,不事詳求,是謂盲動;評詆激烈,昧于事實,是謂盲爭。柴靜

8.惟眾人昧于事幾,每兩歧罔決,故圣人以陰陽之消長,示人事之進退,俾知趨避而已。

9.之欲推波助瀾,極力鼓動之,欲另開生面,獨立經營,卻昧于大義。

10.我強烈建議*彎政府重新考慮對司馬庫斯村民的有罪宣判,此一判決昧于一方的觀點,而其合法性也是有失公允的。

11.知識的死敵不是無知,而是昧于無知。

12.特偵組認定扁案改判昧于事理。

13.這些說法或許用心良苦,但有些昧于現實,甚至倒果為因,需要厘清。

14.不曾研詣學問之人恒昧于因果之關系,審理不而后有茍且之行。

15.日責人昧于大局,而己于大局先自不明;日責人畛域難化,故習難除,而己之畛域故習,以視彼等。

16.蘇聯的經濟就是按這種合乎邏輯卻又無比昧于實際的方式運作的。

17.這樣的論點,如果不說是昧于成見的偏執看法,也只不過是一種故作高深的皮毛之見。

18.而且恰恰相反,這不僅不能怨別人,反而要怨蘇晨自己,要是蘇晨悟性極高、根骨極好,李耳親昧于你其他人也沒有什么好說的。

19.楊度昧于時勢,異想天開,他認為袁世凱能夠成為德皇威廉一世、日本明治天皇那樣雄心勃勃的有為明君,他可以效仿鐵血宰相俾斯麥、伊藤博文,成就一番偉業。

20.其身居顯要之大員又皆昧于審時,暗于度勢,詢以當今最要之軍務,率皆茫然莫曉。

21.并不是一個統計數據,而是強化肯定的夸大說法,也是昧于現實的一偏之見。

22.屢經言者論列,或目為壅蔽,或劾其萎靡,或謂其昧于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