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他原本是個作家,最擅場的事情就是編故事,現在便是他用到這項技能的時候。
2.中山孺子倚新?y,鄭女燕姬獨擅場。
3.不懂醫術不要緊,能說會道最擅場。
4.政治家和蜀學派巨子的雙重身份,是蘇詩得以以議論擅場的重要因素。
5.一個不擅場撒謊的人通常因為長時間的盯著受害者看而自行暴露,因為他錯誤地認為盯著對方的眼睛是誠實交流的表現。
6.中山孺子倚新妝,鄭女燕姬獨擅場。
7.若說起來,這兩首詩可是春蘭秋菊,各有擅場,只是今日卻是家宴過后的賞梅,若說起來還是褚恪的詩更為應景。
8.在南京,袁世凱的一位老師曲沼擅場武術,教會了袁世凱一些拳法劍術。
9.“五音齊奏帶箋簧,大鼓說書最擅場,野調無腔偏入妙,皆因子弟異尋常。
10.使用數學術語,它是一個封閉的形式解。這是大藝術家的擅場,小藝術家們則往往用一點點地逐漸接近來解決問題。
11.隨手寫來,并不做作,而文情俱勝,正到恰好處,此是坡公擅場。孫仲益偶能得其妙趣,但是多修飾,便是毛病。周作人
12.英姿颯爽的蕭碧落當然站在晴霽的身旁,兩人春蘭秋菊、各占擅場,交相輝映的美麗更加讓男人們窒息而難以自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