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這孩子不僅聰敏而且反應快,是個捷才。
2.老法師如此捷才,取功名容易得很,為什么要拋卻紅塵,獻依三寶?
3.也許幾年前她是,可從我上臺以來,舒捷才是真正地龍頭。
4.曹操也是一個絕頂聰明的人,卻要行三里才思考出來,可見急智捷才遠不如楊修。
5.聞人捷小腦袋前伸,半信半疑說道,直到兩個人的鼻尖幾乎要貼在一起時,聞人捷才停止身體傾斜,大眼睛瞪得溜圓盯著近在咫尺的唐逍遙。
6.等到開國,太祖夏萬捷才冊封康志安為唯一一個異姓王爺康睿王,并親口許下了‘與國同休’的許諾,可以代代相承。
7.鐵保珊拈須沉吟:這是元朝人的詩么?金冬心真是捷才!出口成章,不動聲色。
8.緹騎都尉吳奇本乏捷才,更是久久說不出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