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早由執紼者唱挽歌送喪的風俗,起源于漢代。
2.本日共分八列,凡黨軍政各職員及民眾團體等均列隊前道,余及各中委等則在第七列執紼伴靈車行。
3.兩年后謝軍長赴前線身受重傷,送到上海治療,不治身亡,嚴老九身穿孝服主持喪葬,杜月笙親臨執紼。
4.蔣介石親自扶靈執紼,再拾級而上,護送靈柩穿越重慶全城。
5.晨夕相依悲執紼,不堪重憶舊時游。
6.法事進行到中間,師公道左手執盤,右手執紼,跪在地上,對著老子像一叩首,再仰首,師公帽向后直觸地面,腳根頂住背部。
7.式即執紼引柩,柩已改重為輕,當即入穴。
8.挽歌者,喪家之樂,執紼者相和之聲也。
9.夫治天下猶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許。君與臣,共曳木之人也;若手不執紼,足不履地,曳木者唯娛笑于曳木者之前,從曳木者以為良,而曳木之職荒矣。黃宗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