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這個年代要讀書識字可不容易,入蒙進學要孝敬先生,書本筆墨都貴得驚人,普通人家可白養不起一個不事生產、不服徭役的窮措大。
2.在孟子看來,只有設身處地地為百姓所想,恢復井田制度,輕徭役,薄賦稅,才能得民心得天下。
3.結果不僅賦稅徭役不比前代王朝輕,“猛政”下的百姓比過去更少了逃稅的“法門”,洪武自己則背上言行不一的壞名聲,連“鳳陽花鼓”也在罵他。
4.以國家救助為主要救助方式,救助內容和措施有蠲免徭役、賦稅,減輕刑罰,賑濟生活用品,問醫施藥,掩埋遺骸等。
5.在有的朝代,酒稅還與徭役及其他稅賦形式有關。
6.必先進賢退不肖以清其時,用能去不能以審其材,恩信號令以結其心,賞功罰罪以盡其力,恭儉節用以豐其財,徭役以時以埠其民。
7.古代為什一稅,秦時傭耕豪田為什五稅;第二組,秦人口賦與鹽鐵之利,二十倍于古;第二組,古代徭役一年三日,秦之“力役”則三十倍于古。
8.第二部分論述了蒙文檔案所反映的清代喀喇沁左旗蘇木及蘇木徭役。
9.在任期間,山西遭遇大旱,曾國荃想了很多辦法籌錢籌糧,據史料記載,“先后賑銀一千三百萬兩、米二百萬石,活饑民六百萬”,而后他又免除了部分徭役。
10.秦時,亭長為軍事機構,負責徭役征發、治安管理,可戴佩劍。
11.在古代人們要承擔沉重的徭役。
12.人口、土地和賦稅徭役是本章論述的重點。
13.從此各地“悍將猾吏”老病重犯,亂攤派之風再度刮起,繁重徭役也重新抬頭。
14.嗇夫的職責包括厘定戶口,收取賦稅,征發徭役,接受訴訟,監控人口流動等等。
15.廢除秦朝苛法、豁免其徭役減輕人民的負擔,如減輕田租,什五稅一,“與民休息”。
16.其地位形同農奴,承擔沉重賦稅徭役,僅以福建本地為例,流民租種地主土地,除承擔高額田租外,也要替地主承擔賦稅徭役,總數是明朝當時賦稅額的十倍。
17.薄賦斂,省徭役,以寬民力。
18.這些政策有利于增殖人口、征發徭役和戶口稅,發展封建經濟。
19.然而漢代一個被雇來替人服徭役的“更卒”,其報酬是“月二千”。
20.乃有猥賤之侶,規自尊高;浮惰之人,茍避徭役。
21.‘朕在不惑之年,蒙天庇佑,喜得貴子,朕誠感其德,故大赦天下,免牢獄之災,徭役賦稅減免三年,與民同樂,普天同慶,欽此。
22.事后,恩師施羽來信,為徭役事說情。
23.隋末,煬帝昏庸,自他登極以來,大興土木,擴建宮室,選美女、興徭役,荒淫無恥,窮兵默武,鬻官賣爵,殘害忠良。
24.并下令禁止官史在家忙時征調農民服徭役,以保證生產期間,又興修水利,疏浚和擴大秦淮河水道,開破崗瀆、運瀆、東渠、潮溝等。
25.戶籍法是一個政權加強對民眾戶籍管理,維系賦稅征收和徭役僉派的重要規范。
26.隋朝末年,隋煬帝楊廣對內窮奢極侈,對外連年用兵,沉重的徭役、兵役逼得農民走投無路,民不聊生之下,農民起義此起彼伏。
27.雖然賈琮告示百姓,令其各安本業,免除徭役,又挑選廉潔官吏出任各縣令長,使一年之間,交趾平定。
28.明初,成祖從南京遷都北京,大修宮殿,又組織人力,南糧北調,還開挖運河,先后在山東征調數十萬民夫,農民徭役負擔沉重。
29.王莽掌權后,“托古改制”,朝令夕改,增加捐稅和徭役,更加造成社會經濟的大混亂,進一步激化了階級矛盾。
30.為做好文廟的祭祀活動,歷代政權均采用“廟戶”制度,規定廟戶耕種文廟的廟田作為養身地,不納租稅不負徭役。
31.在經濟上,劉邦廢除秦朝苛法、豁免其徭役減輕人民的負擔,如減輕田租,什五稅一,“與民休息”。
32.果然聽見二叔爺繼續說:程總甲發了話,三村各有其族,為便于管教,從今年起,花溪的徭役由各村輪流承擔,輪到的村子承擔本里的全部徭役。
33.萬歷皇帝對這份奏章十分重視,馬上下詔命清查內府庫局鋪墊等項,酌議裁減,以減少百姓的徭役負擔。
34.宋朝以后,瑤人或經戰亂或避徭役,向南遷移,最遠到了東南亞一帶。
35.世能祖祖,鮮能下下;祖祖為親,下下為君。下下者,務耕桑,不奪其時;薄賦斂,不匱其財;罕徭役,不使其勞;則國富而家娭,然后選士以司牧之。
36.稅收,徭役和其它支出的負擔使他們生活在人類必須生存條件之下。
37.劉小哥初來我們青龍坊,我們這些街坊理應要照顧一些,而且你家里也就兩口人,于情于理,這徭役抽丁一事輪不到你家頭上來。
38.各位百姓,知縣王大人宣布,要征發徭役,全縣每一個十五歲以上適齡丁口,都要隨時聽從王大人調遣,隨時準備去參與修建土木。
39.皇木采辦的方式有三:官辦采木、商辦采木和土司進獻。前兩種是主要途徑,實質上,它們都屬于封建徭役。
40.不過并不是免除徭役,而是納錢代役,畢竟我們大興潘庫已經沒錢了,我們還要養活那么多的災民。
41.當洛陽橋合龍完工之日,閩南一帶卻連年荒旱,瘟疫流行,官府苛捐稅,大小徭役,有增無減。
42.引申出寬宏,如“君子寬而不僈”;寬松,如“寬則寵名譽之人,急則用介胄之士”;放寬,如“寬徭役,保士民”。
43.臣頃奉使北行,往反道路,聞眾徭役,其可得蠲除省減者甚多。
44.當然買復這一措施對富豪、*貴之家是有利的,但富豪之家免除了徭役,封建統治者就會把它加在勞動人民身上,使勞動者不勝其苦。
45.百姓欲靜而徭役不休,百姓凋殘而侈務不息,國之衰弊,恒由此起。
46.在封建社會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占人口絕大多數的農民飽受封建地租、徭役、兵役等沉重負擔之苦。
47.最早王國瑞打算用錢來雇傭百姓幫助,可是有一個縣里面的狗頭軍師邀寵獻媚的說什么可以征發徭役,這樣百姓必須要幫助王國瑞修建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