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師父:在達到開悟之前是很長,但開悟本身發生于剎那間。
2.此處是你故鄉,也是你的教化之地,你雖不通文墨,但天性至純契合真如,以后自然會有人信仰你,你也逐漸開悟,感化一方。
3.讓于此時,曾無一語開悟主心,視伯之危亡,猶越人視秦人之肥瘠也。
4.開悟,則是佛門能夠在中土立地生根的基礎。
5.他被稱為佛是因為他已得道開悟。
6.海爾梅斯:師父的教理是開悟的不二法門,像海爾梅斯一樣。
7.在寺廟?見到的佛像是為追懷紀念他,并提醒我們:每一個人都能達到和佛陀同樣的開悟境界。
8.當遇到我的古魯時我并于開悟。
9.從幼失學,未曾知書,自此忽然開悟,無書不曉,下筆成文,又能預知將來禍福之事。
10.事實上,在這里開悟要比在喜馬拉雅山洞穴中來得輕易。你們是否曾經觀察過,如果你做惡夢,馬上就會清醒過來,但如果你的夢很甜美,要清醒就會比較困難,如果你正夢見與愛人在度密月,誰會想要醒過來?奧修
11.但凡開竅總要有個過程,因為人的先天稟賦有優有劣、后天開悟有早有遲,不可一概而論。
12.一旦開悟,任何事都變得簡單,我們自然想的快,做得快,適當時機會做正確反應,這就是成功要訣。
13.萬一真的不能開悟就自刃。武士受到侮辱便不能茍且偷生,要死得光榮。夏目漱石
14.真正開悟的人擁有非常大的幽默感。據說菩提達摩開悟時,他笑了好幾個月,沒有停止——笑那整個荒謬,人們一直都在他們想要去的地方。奧修
15.如來是通過修習禪定開悟的,那么我們只要窮心參究于禪定,也就會發生無漏的根本智而證得一切智智。
16.成大事須依靠五種人:高人、貴人、內人、對手、小人。高人開悟,貴人相助,內人支持,對手鼓舞,小人成就。所以,感謝生命中遇到的每一個人吧!
17.因尚未開悟的眾生都會有各種煩惱困擾騷亂身心,特別是貪、瞠、癡等,相互混合而產生繁雜的四萬八千種不同煩惱,煎迫那些為開悟的眾生。
18.禪家形容人之開悟的三階段:初看山是山、水是水,繼而山不是山、水不是水,終乃山還是山、水還是水。梁實秋
19.開悟得到的神通,只是學會,想要完全掌握,理解其中的真正奧妙,還需要時間來打磨,而頓悟,則是直接理解神通的全部奧秒,只需要時間去熟悉便行了。
20.錦鯉豁然開悟,但沮喪中它突然又欣喜的發現,自己居然學會思考了。
21.阿南德基里說許多人——如果不是所有人的話——被期望在這中開悟。
22.開悟的意識是一個無窮大的蓄水池:它能為你供應而又保持原樣。它的數量不減少,因為這完全不是數量的問題;這是一個質量的問題。
23.內在女人和男人相遇的一天,你就開悟了。這將是非常值得慶祝的大日子,不僅是對你自己的慶祝,也是對整個存在的慶祝。經過好幾百萬年之后,終于有一個人回到家了。
24.開悟就是如實覺知事物的本質。
25.真正的開悟,是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能從容地活著。青木新門
26.有人認為所謂開悟就是準備好了在任何時候都能從容地去死,這其實是錯誤的。真正的開悟是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能從容地活著。
27.簡而言之,它是協調的、統一的、滿足的、寧靜的、堅定的、開悟的、安寧的、長久的生命。
28.不得明人指示若能熟讀精思,二人對局演之,再因聰明過人,至于用力之久,亦能豁然開悟,然較有明人指示須百倍其功。
29.我們學佛的根本是什么?一切宗教都是一樣,都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是第一個起步。如果不修一切的善法,光想求開悟,那就是青蛙跳井了,噗通!那不是悟啦,那個是自誤,聰明反被聰明誤。
30.懇請告訴我們你如何開悟?
31.持經觀音,即聲聞觀音,聲聞是聞佛音教導而開悟,以其大愿,引導眾生開大智慧。
32.盡管有人會說戰爭是在爭理想,但追根究底還是因為身體的需要,所以只要大家能開悟,戰爭就會自己停止,因為大家會真正了解四海之內皆兄弟。
33.看著你的本性,你將會發笑——生命對你開了一個多大的玩笑!當一個人開悟的時候,第一件事情將會是瘋狂地大笑——這個東西你探尋了許多世,但它其實一直就在你口袋里!所需要的只是一個小震動。奧修
34.其實,五蘊皆空,色身受傷,從此不能練武,他勤修佛法,由此而得開悟,實是因禍得福,幾位大師所見,卻又不及玄澄大師了。
35.我們不要對人生有那么多的計較,因為這個計較和分別,正好是阻礙我們開悟,或者認識人生真價值的東西,如果我們可以學習赤子、寧作傻瓜,那么我們就會生起單純的心。
36.在“磨磚作鏡”的著名公案中,馬祖道一頓然開悟,此后便深領懷讓奧旨,來江西傳法并最終創立了洪州禪系。
37.佛是你的內在本性。我看透自己的那一天,就在那一天整個世界對我來說都開悟了。奧修
38.先圣乃仰觀天文,俯察地理,圖畫乾坤,以定人道,民始開悟,知有父子之親,君臣之義,夫婦之別,長幼之序。于是百官立,王道乃生。
39.尾隨不是開悟的辦法。王朔
40.開悟是一個無念的體驗,文字不在,語言不在,其實你也不在。它是如此寧靜,深邃而無限。奧修
41.趙越勝借用佛家語,謂其師為以片語開悟他人的“燃燈者”,進而贊其師為“燃巨燭之人”。
42.這就是開悟:能夠在每樣東西里面看見神圣的顫動。宗教并不反對任何東西,宗教是在每一個地方尋找神圣的探索。而它就在那里,等待著你。奧修
43.多數父母都希望孩子從小沉毅端莊、果敢淡然,比如遠離游戲機熱愛圍棋,再比如能愛讀《霧都孤兒》而不是武俠小說,一個人在家的時候靜靜地呆著而不是削尖腦袋地想出去玩……這就會被別人稱贊為好棒的孩子,將來能成大器。其實這些你家孩子老了之后都能做到,不是開悟了,只是沒了小時候的活力而已。江南
44.縱觀歷史,開悟的人們給我們無數的教誡,每一條都傳達了愛的訊息。
45.當你開悟那天,你與身體的關聯被徹底打破。
46.一個人開悟后真地很難繼續留在身體里面,因為身體的使命已經完成了。你一次又一次地出生、獲得新的身體,都是為了一件事:因為你每次都錯過了火車。而存在是很仁慈的。它會繼續給你新的身體,它相信你遲早會搭上火車的——你遲早會開悟的。奧修
47.開悟絕對必需。
48.在世外夜夜聽雪,才明白梅花不為任何人怒放,開悟后那女子從她的美貌出發,路過諸佛走向我,旁觀者心機深沉,對她沿途留下的后遺癥一戒再戒,直到各自簡單,粗糙,暗暗苦行于她的掌控之中,現在這世上除了我。倉央嘉措
49.當我閱讀即刻開悟之鑰第一冊時,我多次淚水盈眶,沉浸在不可言喻的喜悅之中,這本書讓我愛不釋手。
50.一個禪宗師父可以隨時死去。他可以決定。為什么?因為他早已死了。他開悟的那天起,就死了。現在只有形體繼續活著——內在里,都是空性。他完全的死了。所以他隨時可以離開身體。那只是個肥皂泡:小小的一戳就沒了。奧修
51.對一個已經開悟成道的人而言,他的任何行為都是完全不同層面的發生,他會生氣是因為出自一股慈悲,而一般人的氣憤卻是出自憎恨、攻擊和暴戾之性。
52.天荊地棘,個體尚不能開悟得救,又怎能茍求其人?撐一葉小舟,尋一片孤島,載回一顆或許早已枯槁無救的心靈?此岸諸事無了,彼岸一片蒼茫。
53.整體宇宙是不會死的,只是小部分的生命不斷的死亡、替代而已。所以如果你與宇宙合為一體,你就是永生的生命,是超越生死的。這就是涅盤、開悟、莫克夏和神的國度,就是沒有死亡的狀態。
54.她在《志賀濟南讀者文化節》中寫道,囊螢映雪,博覽書山,知往鑒今開悟境;刺股懸梁,廣游學海,握珠抱玉得先春。
55.你想要什麼?開悟出智慧的花?從書中解脫倒懸之苦?還是比翼雙飛?
56.弟子當下開悟。多年后他對友人說,“人人有座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
57.服務、崇拜、冥想、開悟:這是靈性成就的連續進程。
58.禪家尤重頓悟,今友軍能于前賢中吸精納髓,了然于心,開悟于懷,直陳于筆,此誠善學之人,善悟之人也。
59.久而久之,便有可能豁然開悟,參悟禪理。
60.‘七’是陽數,禪宗或取其‘一陽來復’之意表示僧人在此期間坐禪參究心性,以期回光反照,豁然開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