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這魏廣微當了大學士后,應當說是吏部尚書的上司,他以子侄輩的禮數三次登門拜訪,趙南星閉門不納,而且對人說“見泉無子”。
182.文昌的唱詞,全是《尚書》、《詩經》、《論語》等經典中贊美上古圣賢帝王的文德武功。
183.時傅嘏為尚書仆射,常獻策謀,終于大破叛軍。
184.二年九月,禮部員外郎陳旸上所撰《樂書》二百卷,命禮部尚書何執中看詳,以謂旸欲考定音律,以正中聲,愿送講議司,令知音律者參驗行之。
185.還有一個根據是,南明王朝駐湘將領兵部尚書何騰蛟給唐王的報告稱,他的部眾已將李自成斬于九宮山下,只是丟了首級。
186.據《尚書》載,遠在年前的章服制度,就規定“衣畫而裳繡”。
187.俗話所說的“得饒人處且饒人,能幫人處且幫人”,《尚書》中講的“罪疑惟輕,功疑惟重”,就是這種做人態度的體現。
188.淄博周村萬家村是明清畢姓兩代尚書府第及明朝吏部尚書萬安之祖籍,從村中留存至今的明清古建筑中,仍能感受到當時的名門望族景象。
189.在歷史上,韋貴妃的第一任丈夫是隋代大將軍、戶部尚書李子雄之子李珉。
190.杜十一郎是禮部尚書之子,自幼生長在高門大族,小小年紀已是七品,在鴻臚寺歷練兩年,升至五品并不是難事。
191.一度因病辭職歸里,后任南京工部右侍郎、改戶部,以右副都御史總督漕運,兼巡撫鳳陽,升南京戶部尚書。
192.再說中原鏢局在山西安份守己地過日子,過不多久通緝他們的事也平息下來了,接著衛常生打到一個消息,回來告知仇昊等人,正是袁崇煥與六部尚書被害之事。
193.劉宏撫掌大喜,因令張讓道:“張侯,賜盧尚書一百令紙,上墨十方!”。
194.嚴嵩將首輔夏言攻倒殺害,權傾一時;吏部尚書聞淵,不安于位,告老回鄉,文官的人事權,便由嚴嵩的黨羽所接掌,將朱紈的職稱由“巡撫”。
195.劉墉的曾祖父劉必顯是大清入關后的第一批進士,祖父劉啟是康熙朝有名的清官,父親劉統勛更是一代名臣,官至東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
196.并引《后漢書·祭祀志》的記載,皇家譜牒藏于石室金匱中,尚書和太常進行查驗交接,題簽印封謂之“表書署函”,這種活動就是“檢”字的本意。
197.云氣入,黃,為喜;黃而赤,尚書出鎮;黑,尚書有坐罪者。
198.不久又賞賜解縉等人“金綺衣”,待遇與尚書相當,對他們說:為皇帝代言,關系國家機密,而且早晚隨侍朕的左右,裨益不在尚書之下。
199.乾隆還要求把他的旨意交總管內務府大臣,傳諭所屬一體知悉;再繕錄一通交尚書房、敬事房存記。
200.遵義之名始于唐貞觀十六年,取義于《尚書》“無偏無陂,遵王之義”。
201.近日嚴黨威勢日盛,內以輔臣自專,外有仇鸞響應,大臣們多有自保之心,吏部尚書夏邦謨斥道:“若何官?敢輕言立儲!”。
202.字時泰,明代松滋人,官至兵部尚書。
203.紀綱當初因瓜蔓抄事件清查有功升為正二品的都督僉事,要知道六部的尚書也只是正二品,再往上的品級非功臣宿將而不可得。
204.晉人陸納,曾任吳興太守,累遷尚書令,有“恪勤貞固,始終勿渝”的口碑,是一個以儉德著稱的人。
205.陳碧娘的丈夫姓許名漢青,福建晉江東石人,是唐德宗壬午科進士擢遷兵部尚書郎許稷的裔孫,中進士后授為文信郎。
206.《尚書·五子歌》里的歷史故事,確實值得我們深思。
207.尚書大人,很明顯,他們是想趁機作亂,京城里的旗民不反而他們卻反了,這不是明擺著的嗎?
208.郵傳部尚書徐世昌是袁世凱的密友,并由袁大力舉薦、慶王首肯上位。
209.十月,借工部尚書充賀正使,與館伴賓射,一發破的,眾驚異之。
210.以后,游俠之風日盛,青少年多以身為游俠為榮,詩人騷客都崇尚書劍飄零、仗劍遠游的生活。
211.咄!那小子,你只要敢動我妹妹一根汗毛,我們兄弟就把你這尚書府燒個片瓦不留。
212.于公,相公任禮部尚書以來始終克已奉公虛懷若谷,百里挑一;于私,丞相大人還是相公的恩師,名師高徒也曾是一段佳話美談。
213.唐朝沒有四書五經,有九經,《禮記》與《左傳》為大經,《詩》、《周禮》、《禮儀》為中經,《易》、《尚書》、《公羊傳》、《?梁傳》為小經。
214.有一位官階二品的工部尚書,不惜花重金買回一條馬尾裙,倍加寶愛。
215.遂下尚書省集官詳定,眾議僉同。
216.韓定辭,深州人。為鎮州觀察判官、檢校尚書祠部郎中,兼侍御史。詩一首。
217.乃詔禮部尚書周執羔提領改造新歷,執羔亦謂測景驗氣,經涉歲月。
218.仆于尚書,人地本懸,至于婚宦,不至殊絕。
219.在處死封常清、高仙芝之后,大唐朝廷任命在家養病的隴右節度使哥舒翰為大軍統帥,加封其為尚書左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率軍鎮守潼關。
220.天綏晚,兵部尚書和禁軍統領急沖沖的走進了皇宮,眼下,帝國風雨飄搖,綏江王狼子野心已是昭然若揭。
221.如因舊損需換新印者,“給訖限,當日以舊印申納尚書禮部棰毀”,也有先銼去印面一個角,集中銷毀的。
222.但是“功為嚴嵩義子、工部尚書趙文華,浙江巡撫胡宗憲攘為己有”。
223.但事實上李靖確實是一位出將入相的人才,但這老狐貍太狡猾,他深深地懂得功高震主,物極必返的道理,所以他在任尚書仆射期間,史書上說他:恂恂似不能言。
224.“玩物喪志”,那是我們老祖宗傳下來的遺訓,典出于《尚書》的“玩人喪德,玩物喪志”。
225.中樞內,秦檜如飛而至,跳腳大吼,諸尚書、侍郎魂飛膽喪,隨即全體高速運轉。
226.《杜尚書》,《后村先生大全集》卷第,《四部叢刊》本。
227.劉超、鐘雅與右光祿大夫荀崧、金紫光祿大夫華恒、尚書荀邃、侍中丁潭侍從,不離帝側。
228.再下一代,王以銜大魁天下,中了乾隆六十年狀元,官至尚書,其弟王以铻中了當年會元。
229.宋淳熙四年,戶部尚書韓彥直來溫任知州,其時河政不修,韓彥直用公私積蓄萬銀兩,率幕僚與民工人,開浚環城河丈。
230.青土湖原名潴野澤、百亭海,潴野澤在《尚書·禹貢》、《水經注》里都有過記載,稱“碧波萬頃,水天一色”。
231.褚蒜子又想到自己的父親褚裒,征他入朝任揚州刺史、錄尚書事,遭到不少大臣反對,擔心外戚干政、皇權旁落。
232.為了避免刺激*彎,他特意在結尾處將“外交關系將終結”一句刪掉,而借用了《尚書》中的用語,改成了“將盡自靖自獻之至誠而善處”。
233.“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出自《尚書·五子之歌》,闡述了我國傳統的執政治國思想:人民是國家的基石,只有鞏固國家的基石,國家才能安寧。
234.首輔呂不群領銜的呂黨,大將軍兵部尚書陸思法為首的陸黨,吏部尚書李元之為首的李黨,門下省侍中張臣為代表的士族黨,涇渭分明。
235.《尚書》中第一次記載了“天圓地方”的概念。
236.且尚書郎的官職雖然靠近中樞,但級別并不大。
237.若理藩院衙門,則自尚書侍郎迄主事司庫,皆滿人任之,無一漢人錯其間。
238.故尚書丁管,英才俊偉,天下知名,直言正色,論不阿諂,身首被梟懸之誅,妻孥受灰滅之咎。
239.昔王子師為豫州,未下車,即辟荀慈明,既下車,又辟孔文舉;山濤作冀州,甄拔三十余人,或為侍中、尚書,先代所美。
240.不過今年寶鋆卻是格外的忙碌,戶部尚書沈桂芬去職,滿尚書桂清人品端正是端正,但部務上頭,一來能力有限,二來也要兼辦內務府的差事,必然的不可能總攬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