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唐代女冠不僅數量可觀,而且十分活躍地參與當時的社會生活,尤其是與當時的文人群體交往十分密切。唐代女冠的大量出現與當時開放包容的社會風氣和女性社會地位的提高有密不可分的關系。
122.全文圍繞唐代宮怨詩的藝術風貌這一中心來展開。
123.這些都體現了唐代詠史詩在主題方面的變化。
124.唐代的薦舉制度和薦舉風氣是文人干謁活動興盛的重要誘因。m.9061xoxo.com
125.現在佛光寺的正殿為唐代所建。m.9061xoxo.com
126.崇圣寺三塔建于唐代,是白族文化與佛教文化交融的體現。
127.元稹是唐代的著名詩人,也是穆宗朝活躍的政治家之一。
128.唐詩由盛唐的昂揚首變為中唐的蕭瑟,再變為晚唐的凄涼,這實際上也正是唐代士子由奮發蹈歷樂觀進取,轉而為消沉冷漠枯寂淵默,直至暮氣沉沉的心路歷程。
129.北邙山發現了唐代的隨葬彩陶。
130.唐代律詩在定型化過程中和定型后,都存在變例。
131.這些活動多記載在唐詩和筆記小說當中。唐代酒肆的促銷活動并非孤立的現象,而是當時商品經濟水平提高、市場逐漸發育的一個表現。
132.李白和杜甫在唐代詩壇上享有盛名。
133.唐代大畫家張萱的人物畫中,婦女形象大多豐頰碩體,服飾艷麗,具有盛唐以后仕女風俗畫的典型風格。
134.在唐代詩擅上,李賀是一位以其怪異,主觀性很強的詩風而自成一家的優秀詩人,其主觀性之強,在李白之后是無人可與比并的。
135.南詔國是中國唐代西南少數民族建立的奴隸制地方政權。
136.唐代出家為僧、尼須通過考試;清朝中葉后,因為戰亂,很多底層的人,乃至難民為求生或避債而出家,所以長期給社會造成出家人避世的錯覺。
137.我買了個唐代的花瓶,該怎么辦手續?
138.李白中國唐代道家詩人。
139.接著,梳理了唐以前的冥婚習俗,從冥婚的定義、冥婚的形成和唐以前的冥婚現象三個方面,分析了唐代冥婚的前承問題。
140.東邪黃藥師——在《卅十三劍客圖·虬髯客傳》一文中,金庸對唐代名將李靖極表欽敬之忱。
141.唐代景教流播華土達兩個多世紀,既苦其心志,又勞其筋骨,最終竟落得個“了無痕跡”的悲戚結局。
142.唐代建都長安。
143.唐代大詩人杜甫的許多詩篇抒發了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
144.唐代女冠詩人持有的宗教身份與負載的文化背景之間的矛盾對抗性質,使其詩歌創作呈現出耐人尋味的多元內涵。
145.唐代詩人李賀的作品構思奇特,色彩濃郁,充滿豐富的想象力,在唐詩中別樹一幟。
146.關于唐代的“地子”,中外學者也曾作過很多研究,大致有地租、地稅、戶稅、義倉稅等多說。
147.我愛讀書它可以陶冶我們的思想,情操,教育鼓舞我們,我認為讀書貴在勤奮。中國有句俗話叫做“一勤天下無難事”。唐代大文學家韓愈也曾說過:“業精于勤”。這就是說學業的精深來源于勤奮。
148.一位傳奇老人收藏有唐代的珍品鑾輿。
149.武則天進入唐代宮并成為妾的唐太宗。
150.“燕瘦環肥”,講的就是腰肢纖細的漢代大美女趙飛燕和豐肌秀骨的唐代頭號美女楊玉環。
151.洛陽出土的唐代景教石刻殘幢,刊有《大秦景教宣元至本經》一部及景僧清素等人的建幢題記。
152.殿試是唐代科舉制的重要組成部分。
153.唐代劉貞亮德把這些好處總結歸納起來,稱茶有十德:以茶散郁氣。以茶驅睡氣。以茶養生氣。以茶除病氣。以茶利禮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嘗滋味。以茶養身體。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養志。林清玄
154.第一部分首先探討了“半臂”的源流,并將“半臂”和“背子”、“兩襠”這兩種容易與它混淆的服飾進行了比較分析,從而嘗試對唐代的“半臂”給出一個較為合適的定義。
155.唐代書法完全可以和輝煌的唐詩相媲美。
156.大雁塔是古城西安的標志性建筑。自唐代以來m.9061xoxo.com,就一直有傳統的廟會在大慈恩寺內舉行。同時這里也是文人墨客薈萃之地。
157.唐代詩人,燦若繁星,他們在世界文學殿堂中占有崇高的地位。
158.唐代婦女愛情詩中反映出的創作心態,復雜而矛盾。
159.唐代的隱士,是布衣入仕前的等待,也是讀書人得第后或罷官后的選官的等待。
160.相傳為唐代金成公主的湯沐之所。
161.“貓論”的版權并不完全屬于鄧*平,清代文學家蒲松齡在《聊齋志異》中就寫過“黃貍黑貍,得鼠者雄”,據說此語出于唐代李荃的《黃帝陰符經》。
162.在唐代,戎州官坊用四種糧食釀制了一種“春酒”。
163.這座寶塔可追溯到唐代。
164.唐代婚戀小說中婚戀多以悲劇告終,但是唐代士人在這些故事中,寄托了自己對理想婚姻的追求。
165.唐代后期,司農寺基本上成為閑散機構。
166.一行天文學唐代《大衍歷》一行--唐代天文學家。
167.為唐代六大青瓷產地之一。
168.在唐代詩壇上,李白和杜甫齊名,號稱“李杜”。
169.作為晚唐古文運動的殿軍,孫樵在唐代文學史乃至中國文學史上具有較重要的地位。
170.重陽節除了佩帶茱萸,也插菊花。唐代就已經如此,歷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兇穢,以招吉祥”,這是頭上簪菊的變俗。宋代,還有將彩繒剪成茱萸、菊花來相贈佩帶的。
171.孫思邈是我國唐代一位深受人民群眾愛戴的醫學家。
172.從唐代到現在,徽墨不僅在香港和澳門賣得好,在日本和幾個東南亞國家也有很好的市場。
173.李冶和薛濤是唐代女詩人中的佼佼者。
174.本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談唐代詔敕中的地子。
175.唐代是劍俠小說的勃興期,清代是劍俠小說的光輝期。
176.小兒指紋診法不是起源于錢乙,而是起源于唐代王超的《仙人水鏡圖訣》,現存醫書記載指紋最早的是劉昉的《幼幼新書》。
177.唐代著名文學家柳宗元在柳州任刺史時,曾用“越絕孤城千萬峰”、“江流曲似九回腸”的詩句來描繪這里。
178.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賞牡丹》唐代劉禹錫。劉禹錫
179.敦煌研究專家項楚、黃永武先生認為現今許多唐代最早版本均作“白云”,因此應據敦煌本予以改正。
180.文章介紹并研析了唐代鞏縣窯的生成、沿革、結構、產品與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