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取其行事之善者別錄出之以自警戒,亦樂取諸人以為善之義也。
2.兩害相權(quán)取其輕。
3.不要輕易對人多愁善感,就算你是真的多愁善感。別人可能不能理解你的多愁善感,也沒這個義務(wù)和責任。這樣的話,你想的發(fā)泄就變成了自取其辱和加深痛苦。
4.男子最大之樂事,在于壓服亂眾,戰(zhàn)勝敵人,奪取其所有的一切,騎其駿馬,納其美貌之妻妾。成吉思汗
5.要一個驕傲的人看清他自己的嘴臉,只有用別人的驕傲給他做鏡子;倘若向他卑躬屈膝,不過添長了他的氣焰,徒然自取其辱。莎士比亞
6.良史所書,蓋取其狂狷一介,論政得失耳,非士君子守法度者所為也。
7.外國的東西應(yīng)當學,但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8.這也是他們自取其咎,不能怪我們不仁。
9.選用蝦頭較小的龍蝦,取其蝦肉較多。
10.藥用取其嫩小枝、葉、樹皮、根作為提取紫杉醇原料。
11.在不同位置量度,最后取其平均值。
12.舍其所爭,取其所棄,不亦君子乎?
13.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14.你這是自取其咎。
15.真山水之川谷,遠望以取其勢,近看以取其質(zhì)。宏觀取大勢,微觀取實質(zhì)。
16.如果我們僅僅為了吸取其中的有益成分和養(yǎng)料而吸取它,就像貓?zhí)蛭D桃粯樱敲次覀內(nèi)阅鼙3智逍眩恢峦跛浴?/p>
17.可以毫不夸張地說,一個大企業(yè)就像一個大家庭,每一個員工都是家庭的一分子。就憑他們對整個家庭的巨大貢獻,他們也實在應(yīng)該取其所得,只有反過來說,是員工養(yǎng)活了整個公司,公司應(yīng)該多謝他們才對。
18.找到能與地球跟友善相處的途徑,否則我們將自取其咎。
19.人不可以求備,必舍其短,取其所長。司馬光
20.假使上至下至於士庶人,皆且取其利益,而國必危亂喪亡矣。王以國為問,大夫以家為問,士庶人以身為問者,王稱國,故以國問;大夫稱家,故以家問;士庶人無稱,故以身問而已。
21.君子之行也,度于禮。施,取其厚;事,舉其中;斂,從其薄。
22.〞要是塔頂己通天了,上帝已被遂出天庭,就讓人取其位而代之。
23.人生是愈取愈少,愈舍愈多,該當如何?少年時取其豐,壯年時取其實,老年時取其精。少年時舍其不能有,壯年時舍其不當有,老年時舍其不必有。
24.人們常犯的錯誤就是拿健康來換取其他身外之物。
25.讀古人詞,貴取其精華。陳廷焯
26.交朋必擇勝己者,講貫探討,益也。傲慢褻狎,導人為惡者,損友也。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君子與君子以同利為友。與朋儕交,只取其長,不計其短。
27.兩害相較,取其輕,這是我一貫做事的原則。
28.不要羨慕別人的成功,更不要鄙夷別人的失敗,你首先應(yīng)該做的是學會分析和總結(jié)現(xiàn)象背后的本質(zhì),找出別人失敗或者成功的全部原因,取其長補其短,做你自己該做的事情。
29.才有長短,取其長則不問其短;情有忠偽,(取其造句)信其忠則不疑其偽。王安石
30.要不偏不倚,取其[中道]。
31.人之所能,不能兼?zhèn)洌瑮壠渌蹋?a href="http://m.9061xoxo.com/取其造句/" target="_blank">取其所長。
32.智者曰:兩弊相衡取其輕,兩利相權(quán)取其重。放棄難言的負荷,方能解開心靈的枷鎖;放棄滿腹的牢騷,方能蘊蓄不倦的威力,放棄纖朽的詭辮,方能擁有深邃的思想;放棄虛榮的矯飾,方能贏得真摯的友情,愛情。
33.取其一,不責其二;即其新,不究其舊。韓愈
34.還有些人首先信守承諾,或只取其所需。
35.權(quán)衡兩害,取其輕者。
36.人類所能犯的最大的錯誤就是拿健康來換取其他身外之物!叔本華
37.〔諺語〕兩害相權(quán)取其輕。
38.所有的經(jīng)典都不過是對“我心”的記載,是各人的心路歷程。因此對它不能當作教條來頂禮膜拜,而是取其益者用之。
39.修理廠的工人們要把這些舊車打碎,以取其零部件。
40.越是身份低的人,操守越是要謹嚴,不然,正是自取其辱。屠格涅夫
41.取其外周靜脈血L,分別用ELISA法和免疫比濁法測定血CRP和VW因子水平。
42.一件事情有它好的一面就有它壞的一面,要取其精華,去之糟粕。
43.取其補集,得到G的所有極大獨立集。
44.約押打發(fā)使者去見大衛(wèi)、說、我攻打拉巴、取其水城。
45.圣人之官人,猶匠之用材也,取其所長,用其所短。
46.讀書要用批判的眼光,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鄧拓
47.這種人多半會自取其辱,最后栽在債臺高筑的漩渦之中。
48.道近不必出于久遠,取其致要而有成。
49.孟子言上下交取其利而國喪亡者,是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所弒也,無它焉,則千乘之家欲以萬乘之利為多也。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所弒也,亦無它焉,是百乘之家欲以千乘之利為多也。
50.則為王之大夫必問我曰何以利益我家,為大夫既欲利益其家,則為王之士庶人亦必問我曰何以利益我身。假使上至下至於士庶人,皆且取其利益,而國必危亂喪亡矣。
51.常為了娛樂或取其毛皮而遭人類獵捕。
52.想當時因得罪于荊公,自取其咎。
53.我比較像劉備,常常用眼淚來賺取其他管理者的同情,我不擅長用紀律來限制和管理人才。
54.與朋友交,只取其長,不計其短。李惺
55.萬事取其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