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他們的父子、兄弟、門生、故吏等,凡是做官的,一律免官禁錮,禁錮范圍擴大到五服以內(nèi)的親屬。
2.近日得聞文兄受權(quán)奸賈似道排擠免官,心下頗感意外,再說以文兄這等風采,天下間能有幾人?小弟因此便猜出是文兄了?
3.若是他與太子相爭,太子被廢,那么除掉已經(jīng)免官的楊俊,對他還極有威脅的還有蜀王楊秀和漢王楊諒。
4.覽宜急屏斥,投畀有虎,若斯之人,非恩所宥,請免官送歸本郡。
5.“考慮到選民意見,統(tǒng)一俄羅斯黨應(yīng)該徹底避免官僚化,并將那些一心追求個人目的和個人私利的投機分子清除出黨。
6.這張角再次請來天兵天將,將盧植的人馬打得落花流水,潰不成軍,盧植守不住廣宗,僅以身免,敗退之后,受到了朝廷的嚴厲斥責,免官戴枷聽候發(fā)落。
7.不過,被免官員起復比例之高、速度之快,明顯超出了正常范疇。
8.如果人民不能直接選舉罷免官員,那么,能直接的,真正的選人民代表也行,如果這些代表不說真事時,人民還能撤換他。
9.以兼散騎常侍,聘陳使主,以不稱免官。
10.程咬金因逗留不進及不努力追敵,減死免官。
11.請寬年限,以容簡汰,不實免官,得人加賞,自然見賢不隱,貪祿不專矣。
12.劉宋皇帝控制了免官起復權(quán),但劉宋時期對罪吏免官后再敘的期限沒有嚴格規(guī)定。
13.詔既下,朵兒只亦不安于位,奏請免官。
14.朗素與馬謖善,謖逃亡,朗知情不舉,亮恨之,免官還成都。
15.惟劉深免官,嗣被哈喇哈孫再行奏彈,說他徼名首釁,喪師辱國,非正法不可,乃將劉深伏誅,南征事因此結(jié)局。
16.中尉衛(wèi)綰,年老德勛,賜其免官歸家。
17.楊儀自以為功勞過人,未得盡意,口出怨言,甚至后悔當初在五丈原該率軍投降魏國,為費祎所告,免官下獄,后自殺于獄中。
18.賜告則是因為生病給予的假,漢制規(guī)定,凡請假三個月免官,經(jīng)賜告者可延長假期而不免官。
19.己巳,尚書右丞相張說、御史大夫崔隱甫、中丞宇文融以朋黨相構(gòu),制說致仕,隱甫免官侍母,融左遷魏州刺史。
20.最后換了御史艾仲孺,把這個案子終于審結(jié)了,判齊化基免官、黥面、發(fā)配崖州。
21.后娶婁定遠妾董氏,大耽愛之,為此內(nèi)外不和,更相糾列,坐爭免官,徙光州。
22.當年蘭陵王在瀛洲時,因一位名叫陽士深的參軍的誣告而被免官。
23.魏省曾是山西河津人士,曾經(jīng)官至禮部侍郎,以負氣敢言,無所顧忌聞名朝野,后終因直諫獲罪而免官。
24.這個說法有點邏輯不通吧?船戶靠著漕幫代繳漕糧當包戶,避免官府的各種收費,怎么還會和漕幫打起來呢?
25.謖逃亡,朗知情不舉,亮恨之,免官還成都。
26.后因上諫激怒董卓被免官,隱居在上谷軍都山,被袁紹請為軍師。
27.倘指曹的織造署,抄家前先免官,繼任到后主持抄家,曹家自己遷出官署。
28.靈運以疾東歸,而游娛宴集,以夜續(xù)晝,復為御史中丞傅隆所奏,坐以免官。
29.宋弘為大司空,在位五年,因考核上黨太守無所依據(jù)而免官。
30.的門生故吏、父子兄弟,都免官禁錮。
31.未行,有飛章劾景歷在省贓污狼籍,坐免官,削爵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