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年份:南宋光宗紹熙年間,一代大儒朱熹將儒家經典禮記中的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匯集一起刊刻,合稱四書。再加上先秦的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合稱五經。朱熹
62.以儒家思想概括《法言》思想的主要特色,或者以道家思想概括《法言》思想的主要特色都是不夠全面的。
63.馮先生后來又成了一位著名的新儒家。
64.中國文人受儒家思想的影響極深,秘書人員也不例外。
65.摘要本文主旨在于探討圣保羅和王陽明之良知觀,以求儒家與耶教會通之道。
66.最后當然是一鼓作氣,在梅花樁上以醒獅和壞人石堅來一個了斷,再次確立黃飛鴻的威信,和儒家價值觀的勝利。除了梅花樁上的高潮外,數場武打皆精彩悅目。
67.中國傳統文化中儒家大同思想,佛家極樂世界的理想,和平思想可以減少殺戮。
68.由于李覯的儒家傳統的文學觀念,其詩歌思想內容洋溢著現實意義。
69.儒家思想還有一個重要的內容就是主張人人可以議論國事,社會是個議論風發、意氣風發的社會。
70.從社會文化角度看,幾千年來受儒家文化影響很深,它所遵循的是一種中庸之道,在這種中庸取向的價值觀所構成的文化氛圍中實施自主創新,會使創新活動因重重阻力而功虧一簣。
71.在法的實施方面,以儒家典籍為斷獄的依據。
72.歷史上,儒家的學說被奉為治國安邦的正統觀點,酒的習俗同樣也受儒家酒文化觀點的影響。
73.他們使用的文字,既不是朝鮮半島的諺文,也不是越南的喃字,而是漢字,且文法和遣詞用語也是漢文,其詩之旨趣,也是儒家之禮樂王化。
74.儒家學說自有長處,不是他蚍蜉撼樹所能動搖的。m.9061xoxo.com
75.儒家文化產生的基礎是宗法社會和小農經濟。
76.無論是哪股大潮,都沒有以儒家文明為主干的傳統文化安身之地。
77.在孔子故居感悟其樸素的生平,去孔子研究院體味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游論語碑苑領略國粹藝術,到六藝城里體會修習“六藝”的樂趣……
78.自古以來,中國的“美”基于儒家思想的“發乎情止乎禮義”,追求感情與理性調和。
79.這一獨特文化現象也反映了古代儒家慎終追遠的孝道觀念和靈魂不滅的鬼神信仰,反映了古代道教“長生久視”和佛教輪回報應的宗教觀念。
80.顯然,巨大的收入和財富差距是有違儒家的中庸思想的。
81.判官是當地的縣太爺,通常引用儒家經典來裁判財產與家庭糾紛。
82.我國教育受儒家影響,除尊奉孔子為至圣先師外,并注重德智體群美五育的均衡發展。
83.持守儒家學說,又不囿于門戶之見。
84.這類主張既體現了儒家均平的社會理想,又是這一時期民本思想的重要內容。
85.從認識論的角度看,中正與兩端保持等距離,是最完美的均衡狀態,無論偏向任何一端,都將破壞均衡,同樣這與儒家的中庸之道,在本質上是完全一致的。
86.處理人際糾紛,也以儒家的“中立不倚”為本。
87.《莊子》一書遭到了以郭象為首的儒家注疏者長達一千七百年的篡改曲解,致使莊學奧義千古沉埋,鮮有知者。
88.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內容豐富,日益受到全世界的重視。
89.丁氏的“仁學”思想擺脫宋明儒家的“心性”之學,建立儒學的倫理本位,具有強烈的時代和地域特征。
90.孔子做為儒家派的創始人,我們理應給于客觀的評價。
9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是儒家恕道的核心。
92.儒家思想與法家思想是最初的世界政治思想精華。
93.孔子的儒家學說對后世影響深遠,因而他被世人尊為圣人。
94.史天健、朱云漢、張佑宗等政治學者進行的政治調查研究顯示,隨著中國逐步現代化,對儒家價值觀的認同正在與日俱增。
95.中國社會管理不是沒有良好傳統的,儒家就把有序化管理建立在教化的基礎上,提出了著名的“庶、富、教”理論,反對“不教而殺”的野蠻管理行為。
96.“古琴既受儒家中正和平、溫柔敦厚影響,又講究道家的順應自然、清微淡遠。
97.根據儒家思想,這個國家擁有一套既適用于天下又經久不衰的普世價值觀,不過其認為沒有必要將這套價值觀傳播到番邦。
98.然而,引起我們警覺的倒是,儒家對人性善的過分自信的信念,至少在歷史發展的脈絡中消弱了其對人性脆弱和貪婪的深刻的反省,而對人的自覺性給予過高的期待,對人的自然情欲的力量缺乏足夠的認識,也常常導致這種反省流于文過飾非。
99.生活儒學致力于儒家形而上學在生活本源上的重建。
100.荀子生于古代的封建制度要被推翻,以將建立強權專制為目標的秦國為亂世打上休止符的時期,可謂是亂世之末的大儒家,諸子百家的集大成者。
101.摘要《左傳》是一部儒家的史傳和經典,思想傾向與《春秋》有致性,但不盡相同。
102.他們自認為是儒家思想的正統繼承人。
103.我們知道,司馬談在《論六家要旨》僅就儒家的書籍就說過“六藝經傳以千萬數,累世不能通其學,窮年不能究其禮”。
104.儒家謂之世,釋家謂之劫,道家謂之塵,言俗緣之未脫;儒云致一,釋云三昧,道云貞一,知奧義之無窮。
105.儒家者流蓋出于文士。墨家者流蓋出于武士。道家者流蓋出于隱者。名家者流蓋出于辯者。陰陽家者流蓋出于方士。法家者流蓋出于法述之士。馮友蘭
106.她這個發現,使她意識到深藏在她靈魂之中的儒家根本。
107.因為采取直入本質的方式,所以佛教浩如煙海的被歷代僧人研習,但并不拘泥,故中國的佛教的門派之間沒有發生激烈的矛盾沖突,而這正合乎儒家哲學的中庸之道。
108.在曲阜,你舉起的儒家大纛,飄遍大江南北。
109.在一定意義上,“述而不作”成為了其后儒家經典詮釋基本的形式特征。
110.而世俗化則是儒家思想深入到民間社會,全面滲進宗法社會結構的宗法秩序之中。
111.儒家講: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112.從深層的文化心理到表層的器物制度,從鐘鳴鼎食之家到引車賣漿之流,儒家德福思想宛如涓涓不竭的血液流淌于社會有機體的周身上下。
113.儒家的經典《春秋》,內容上“微言大義”,語言上“一字褒貶”。
114.孔子作為儒家的至圣與先師,他在治學、為政、做人、交友等多方面給我們提供了寶貴的思想。
115.北周時期更有人主張用儒家的標準來加強考課。
116.儒家榮辱觀以追求成仁取義為價值取向,是以群體為本位,強調國家民族利益的至上性。
117.關于杜宇的故事,歷史文獻有記載,民間有流傳,歷代文學作品也有反映,其禪位于鱉靈的傳說更是為儒家所稱美。
118.正如儒家所說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19.后世儒家孝道觀的發展是對先秦儒家孝道原旨的疏離。
120.其中,儒家的法律思想作為儒家法文化的精髓,極大地體現了民本主義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