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文主要從七個方面對唐代“三書”中的俗字類型進行梳理。
2.陸費逵提出的使用俗字的簡化漢字設想和思路,在當時幾乎沒有什么回應,當時漢字改革的主流還是切音字、簡字等。
3.俗字列文說:“一個是使用藍牙作為一個Twitter等效的排序,因此,如果政府拒絕關閉互聯網,你實際上仍然可以有一個龐大的社會分配。”。
4.由于不明俗字俗語,在白話小說整理過程中,常常出現失校、誤校、擅改的情況。
5.在《***》走向社會的時候,一個遮蔽了它的信息價值的問題突現出來,這就是現存最早版本《***詞話》俗字訛字太多,脫漏錯簡不少。
6.從根本上說,這是避諱制度與俗字形體同時發展到高峰時期的必然產物。
7.她告訴我們,那人咀咒她,并用了許多她羞于復述的低俗字眼。
8.俗字研究是文字學研究的重要內容,而方言俗字的研究一直是個薄弱環節。
9.方塊白文的書寫符號系統與漢字俗字有很密切的關系。
10.因此,在歌本上創造了許多土俗字。
11.在這些寫卷文書中,以漢文寫卷為最多,而俗字的大量使用則是其最為顯著的特點之一。
12.所以,考訂俗字,也是本文的重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