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本座發下宏愿,將佛法帶到人間,造褔人間,也需將天書文字傳與百姓,懂得天書文字方能明義佛法精髓,爾等若是有心可去佛學堂習得此文字。
122.佛法治病的靈應程度,是在于我們對佛法接受的信任程度、用功程度、在用功治療時的信力程度。
123.唐信笑了,不以為意地揮揮手,“德川時代的天海僧正說過,真正的佛法應該面對每一次重大痼疾,都能應付自如,或除之,或治之。若適逢亂世,只能以武力來對抗武力,已然如此,也無妨。”。朝小誠
124.必須要皈依三寶的人、深信佛法的人。
125.其實,五蘊皆空,色身受傷,從此不能練武,他勤修佛法,由此而得開悟,實是因禍得福,幾位大師所見,卻又不及玄澄大師了。
126.這個正法,也不一定完全是說我們佛法。
127.他過去過著酒池肉林的生活,但自皈依佛法后,簞食瓢飲,竟也滿足。
128.在佛典中,每每可見到他們歡喜地守護釋尊、擁護正法、信受奉行佛法的記載。
129.一切生生世世處,深信如來之行境,現見佛法及僧眾,速得無上菩提果。
130.弓乙道,合在一起不就是弘嘛?彌弘!彌不是彌勒嗎?彌勒弘揚佛法,讓天下人證阿羅漢果,大圓靜智,無上智,以及長生決嗎!
131.建隆慶禪師法嗣泗洲用元禪師平江府泗洲用元禪師,一日問建隆曰:臨濟在黃檗,三回問佛法大意,三回被打。m.9061xoxo.com。
132.其實,佛法雖有復雜的一面,基本綱領卻是簡單的,如苦集滅道四諦法門,就是佛陀為眾生指出的,從發現問題到解決問題的簡要途徑。
133.縱然枯骨千百萬,斬盡方可駐江山;天道失道,畜*當道;拋舍六道,方為吾道;佛法不容,我自為魔。
134.很好,真正聰明的人,對佛法也才能真正的信受奉行。
135.六耳獼猴是孫悟空的另一面,是皈依佛法、靈臺澄明的孫悟空與草莽中的頑劣異常、野性難馴的孫悟空的交戰。
136.正如今用小說里提到的,佛門功夫,往往過于霸道,需得以佛法凈化心靈,才可以不至于走火入魔,陷入偏激。
137.佛法說“人身難得”,既然得了人身,卻不了解因果、心性的道理,起惑、造業,就枉費了這一生。【m.9061xoxo.com造句網】
138.總之,SGI的宗旨是為了廣宣流布日蓮大圣人佛法。
139.傳說年前,佛祖釋迦牟尼曾帶著一隊弟子登山開壇宣講佛法,自此之后信徒和旅客們便絡繹不絕,曼德勒山也成為了緬甸著名的佛教圣地。
140.看來你們還需磨練,這點人事根本入不了法眼,上個月我佛如來傳教迦南寺普度眾生佛法一個時辰,當地國王就散得三千客黃金才算落定。
141.若于佛法升平常想,于自己升殊勝想,則幻法中見非法,塵勞中別見虛妄。
142.柳翠色藝絕倫,遂隸樂籍,然好佛法,喜施與,造橋萬松嶺下,名柳翠橋;鑿井營中,名柳翠井。
143.而佛法精邃,禪意無邊,若人人能悟道,惟信禪師又何須苦心耗費時光來看山看水。
144.法師辯才無礙,風趣幽默,時常將深奧的佛法義理融匯于通俗易懂的言談中,為佛教事業盡心盡力。
145.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146.說佛法無邊,是說細分無邊,廣大無邊。
147.在金庸的小說中,段譽從小篤信佛法、精曉園藝、精通棋術,是個彬彬有禮的貴族。
148.這是一本有關佛法的著作,缺之不可。
149.這是一個從小學習佛法但又六根不凈的人!他是佛學天才。
150.我所講出來的道理是宇宙特性,是佛法的根本。
151.一見李修緣,知道他是西天金身降龍羅漢降世,奉佛法旨為度世而來,因他執迷不醒,用手擊了他三掌,把天門打開。
152.佛法講色既是空,空既是色,感知器官感知不到者,非必為無,如人眼視覺閥閾之外的紫外線、x光等,雖不可見,卻非無實體,見有為無,亦屬虛妄。
153.學佛就是學做人。佛法,就是完成生命覺醒的方法,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為、思想、見解。
154.為豎幡幢誦梵經,欲憑道力感娉婷,瓊筵果奉佳人召,知是前朝佛法靈。倉央嘉措
155.什么是佛法?
156.你說佛主只知愚弄世人,不過欺世盜名之輩,我便允你滅了諸天神佛,焚去周天佛法,抹去萬民信仰……
157.作為一名哈佛法律學畢業的律師,他早期從事于被認為是愛國主義的事業;也曾作為代表參加了第一二屆的大陸會議,并且他主導了獨立運動。
158.歷史是一面鏡子,我們讀歷史不是研究學術,而是要看看各個朝代興盛、滅亡的原因,對於善惡、因緣、果報,人情事理之變化有更深刻的體會,我們要通曉世出世法才能弘揚佛法、護持佛法,否則往往做出毀謗正法、破壞三寶之事,自己還不知道。
159.金剛怒目,因見邪魔,常毀佛法,誤導眾生,生大勇猛心,護持正法故,摧毀邪魔。
160.凈宗念佛法門圓頓之要旨,體現出廣度利鈍眾生的善巧方便。
161.佛教的菩薩道精神是“度他”思想的終極體現,即主張圣者在證得空智之后,不取涅槃,而是繼續滯留在世間,以幫助其他有情眾生認識佛法,離苦得樂。
162.佛教借用來比喻“佛法”,并引伸出摧伏邪魔、輾轉不停、圓滿無缺三種涵義。
163.“精進”意指“凈身戒心、朝著濟世之路前進”,在烹調時廚師必須心懷對佛法的信仰,還要有豐富的經驗、正義感和善良的心靈。
164.放棄幻相之前,我們無從看到佛法的真相。
165.此時的靈山也為唐僧沿途傳播佛法之事爭論不休。
166.于諸法中。不生二解。一切佛法。疾得現前。
167.我們應該了解我們的佛法導師-梁老師所教導的真實意涵,并應深思其中的真義。
168.于諸佛法,心無所礙,住去來今諸佛之道,隨眾生住,恒不舍離。如諸法相,悉能通達,斷一切惡,具足眾善。
169.佛法中的無常,并非“斷滅”,而是“變滅”,這種“變滅”是前滅后生、相續不斷的,這就是宇宙人生一切現象的真理。
170.我們在分析了唐太宗對佛教政策的前后變化及其原因之后,不難看到所謂“三教并用”,其前提和基本傾向則是獎挹佛法。
171.在家之人多諸煩惱,父母妻子恩愛所系,常思財色貪求無厭,得己守護多諸憂慮,流轉六趣違離佛法。
172.張晶英底來臺后,一直住在臺北南昌街的孫公館,并一心沉迷佛法。
173.千百年前,唐太宗為了大唐盛世,鼓舞唐僧去西藏取經;而為了弘揚佛法,唐僧也甘愿不辭辛勞。
174.如何用佛法指導我們不那么罪惡地經營企業?今天的社會尚未建立非常有序的市場競爭機制,做好企業確實不易。
175.真正能夠幫助眾生得到真實利益的只有念佛法門,問題就在於我們是不是真正放下身心世界,老實念佛。真正用功,業障一定是快速消除,覺得輕安舒暢,法喜充滿,生活過得安樂、自在。
176.莊士墩一生游歷中華、研究佛法儒學、官運不錯、終生未娶、著述等身,給人感覺這是個既認真又挺淡泊的人。
177.她說,佛法無界,兩岸同根共源,自當同心合德,共證菩提。
178.明凈和尚,俗名徐方柱,出生于安徽省郎溪縣東下鄉雙橋村,從小自學佛法。
179.最后,倓虛法師下了這個結論:“佛法的妙處也就在這里,一念散于無量劫,無量劫攝于一念,所謂‘十世古今不離當念,微塵剎土不隔毫端’。”。林清玄
180.冠魚狗也叫花斑釣魚郎、冠翠鳥,屬佛法僧目,翠鳥科,魚狗屬,主要分布在我國南方各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