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政造句,仁政造句大全

1.仁政就是指政治不是基于暴力之上的,而在于人心向背和民意認同,所謂“如有不嗜殺人者,則天下之民皆引領而望之矣”。

2.古代思想家們認為唯有施行仁政,才能讓百姓近悅遠來,誠心順服。

3.在孟子設計的理想“仁政”社會中,如果實現了也不過“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樂歲終身飽,兇年免于死亡”。

4.言定天下者一道,仁政而已,不貪殺人,人則歸之,是故文王視民如傷,此之謂也。

5.前一種是小仁政,后一種是大仁政

6.定天下者,在乎仁政為一者也。

7.它表現在人的行為中,是人與人和諧相處的中庸之道,表現在社會存在中,是禮治仁政的“群居和一”之道。

8.劉秀廣施仁政,改革除弊,終使得天下太平,百廢俱興,漢室江山再度穩固。

9.周公輔佐武王襄定天下,翦滅殷商后,且行仁政,封商紂之子武庚于商地,“以續殷祀”,派兄弟管叔、蔡叔、霍叔撫民監國。

10.戚園里有字牌,說子路任蒲邑宰時,謹遵孔子仁政德治的教導,處處體恤人民,造福大眾,組織百姓興修水利,布仁政,施教化,治蒲三載就有大成。

11.’當今之時,萬乘之國行仁政,民之悅之,猶解倒懸也。

12.李退溪作為儒學大師,雖篤守朱子學,但他的仁政說卻與朱熹的仁政說有很大的區別。

13.擴闊現時屯門鄉事會路、仁政街、杯渡路及河傍街的路面及交接處。

14.建黨九十載,建豐功偉績;施仁政為民,安天下之心;促經濟繁榮,穩政治外交;改民生所需,靠科技強國;贊崢嶸歲月,盼美好未來!

15.詞圣蘇軾的一生是輝煌的,他為官仁政愛民,有志于“尊主澤民”,受到人們的尊重;他為文自由奔放,堅持“文辭甚樸,無所藻飾”的文風,深受人們喜愛。

16.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矣。

17.大仁慈王一直施行他的仁政

18.也不能簡單的理解為知道或者明白,儒家學說所求的不是自己明白的私道,而是教化民眾,實行仁政

19.孟子也躍躍一試,自以為推行仁政的機會到了。

20.這三位思想家都相信仁政的重要性。

21.但孟子提倡仁政,反對暴政,在當時無疑是一種進步的思想,在歷史的長河中也始終不絕如縷,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22.大隋建國已有八年,當今皇上楊堅算得上是難得的明君,躬行節儉,廣施仁政,手下又多重臣悍將,大隋的國力蒸蒸日上。

23.天下大亂,不知道誰是明主,百姓有倒懸之危,鄙州經過商議討論,要追隨仁政所在,并不是因為我們個人疏遠袁紹而偏向于將軍您。

24.寒風凌厲的吹著婉清淡薄的身子,看著仁政殿三個金光閃閃的大字,她低眉俯首的走進了殿內,低頭不語看不清她此時的神情。

25.但是,什么是最大的仁政呢?

26.仁政井田不可復,孔孟畢生求之;六國舊制不可救,蘇秦全力救之。事雖相異,其理同一。孔孟為天下求一仁,蘇秦為天下求一公。孫皓暉

27.他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倡“王道”和實行“仁政”,并把道德教育作為爭取民心的重要措施,把“尊賢使能”作為施行仁政的重要保證。

28.我們對反動派決不施仁政

29.當此之時,依法行寬恕之道、積仁政之德、施特赦之制,正當其時。

30.儒家的克己復禮、王道仁政、存心養性、居敬窮理,道家的小國寡民、順應自然、返璞歸真、心齋坐忘,莫不如此。

31.為緩和社會矛盾,維護封建末世統治,周太谷針對現實,提出了具有進步意義的民本主義思想,并以此為出發點,提出“仁政”的施政主張。

32.當時最大的仁政是什么呢?

33.重點應當放在大仁政上。

34.身為太守,知法犯法,該當何罪?不施仁政,魚肉百姓,欺君誤國,又該當何罪?

35.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師曠之聰,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堯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36.王者行仁政,無敵于天下。桓寬

37.充分發揮每一個人的作用,“舉直錯枉”“用人之長、人盡其材”和施行“仁政”等方面。

38.孟軻游歷天下四十余年,閱人多矣!唯以仁政王道為量人之器,無得有他也。

39.經典四書五經:論語安邦為人,大學明德修身,中庸恰如其分,孟子德治仁政,易經天道酬勤,書經敬德重民,詩經薈萃人文,禮記典章核心,春秋大義永恒。

40.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

41.’今主上不行仁政,以非刑加上大夫,不出數年,必有禍亂。

42.寇愛卿言之有理,朕歷來廣施仁政,樂善不倦,雖王蘭英罪當重罰,朕念其對大宋素有忠貞之心,故不賜罪。

43.他們認為拯民于水火之中,吊民伐罪,為仁政開辟道路的戰爭是正義的,是“誅”違背仁義道德不義之事的正義之舉。[仁政造句]

44.仁政一直是傳統政治的最高理想,宋仁宗將國家的文治藝術推向了古代社會的巔峰,造就了古代中國一世繁華,被譽為千古第一仁君。

45.推行仁政,方可贏得民心,進而安國興邦!

46.仁政不是什么復雜的東西,就是少收稅,少征斂,少打仗和修土木工程導致耽誤老百姓生產,同時還要輕刑罰。

47.“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師曠之聰,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堯舜之道,不以仁政,不。

48.殿下?當今圣上仁政施于天下?百姓久思太平?將士不欲征戰;況且?亂臣賊子?失道寡助。

49.愿陛下勤修仁政,求賢輔國,毋肆荒淫,濁亂朝政,毋以祖宗社稷為不足重,人言不足信,天命不足畏,力反前愆,庶可挽回。

50.從“為政以德”的基本原則出發,儒家倡導德泊、仁政,反對暴政、苛政。

51.匾額上的字“壽協仁符”意思是施仁政者能長壽。

52.“推行仁政、親民富民;遏惡揚善,安定社會;恭寬信敏,純樸世風;無為而治,共享大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