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理想之道就是給我們一點儲備心靈快樂的資源。
62.真理之道是一條光亮寬敞的大道,它照亮了幽暗的角落,驅走了羞慚之心。
63.治國猶於治身:治身之道,務在養神;治國之道,務在舉賢;是以養神求生,舉賢求安。
64.面對問題,我們不能退縮,因為退縮并不能解決問題。只有努力尋求解決之道,才是上策。
65.平糶各物,關市不乏m.9061xoxo.com,治國之道也。
66.登高山之巔,勿忘父母情;入成功之道,切記恩師意。
67.自強為天下健,志剛為大君之道。
68.口腹之欲,何窮之有,每加節儉,亦是惜福延壽之道。
69.進行科學試驗時,應當即事窮理,從實踐中總結出規律來。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70.為君之道,以教令為先,誅罰為后。孟子
71.人皆有愛生惡死之心,人皆為舍生取死之道。何也?見善不明耳。
72.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鬃?/p>
73.訊問者,智之本;思慮者,智之道也。
74.如果從政之路是一條珠鏈,那么人格操守則是串起無數顆珍珠的金線;如果為官之道是一組數字,那么清正廉潔則是統率后面許多個“0”的那個“。
75.獲得朋友的唯一之道,是自己主動去做別人的朋友。
76.圣人之道,入乎耳,存乎心,蘊之為德行,行之為事業。
77.我贊同動物均有其權利,如同人類均有人權一樣。這才是擴充仁心之道。
78.信是為人之道,法是強國之本。
79.戒傲戒惰,保家之道也。
80.為政之急在于通下情,治政之道在于求安民,當政之要在于興一方,施政之本在于潔自身。
81.以量而容之,擇合而受之,非圣人有感必通之道也。
82.大者不能,小者不為,是棄國捐身之道也。
83.天地常久之道,天下常久之理,非知道者,孰能識之?
84.楊朱之道,不肯拔一毛而利天下。
85.世界只有一個,就是此刻壓迫著你的這個,你也只在這一分鐘活著,就是此刻這一分鐘;而唯一的生命之道,就是接納每一分鐘,視之為獨一無二的奇跡。
86.自奉寧過于儉,待人寧過于厚。一切均從簡省,斷不可浪用。此惜福之道,保家之道也。m.9061xoxo.com造句網
87.君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
88.制之以財,用之以禮,豐年不奢,兇年不儉,素有蓄積,以儲其后,此治人之道,不亦合於四時之氣乎?
89.兵者國之大事,逝世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90.美國硅谷企業競爭十分激烈,以至于各公司都積極尋找自己的致命弱點,所有公司共同的生存之道是:拿出更好看產品來擊敗自己的原有產品。
91.安樂有致死之道,憂患為養生之本。
92.誠信是做人之母,務實乃成功之道。
93.學問之道無窮,而總以有恒為主。
94.圣人之道,以慈濟物,博求眾藥,以戒不虞。
95.君子之道有四易:簡而易用也,要而易守也、炳而易見也,法而易言也。
96.一間小的家庭式公司要一手一腳去做,得當公司發展大子,便要讓員工有歸屬感,令他們感到安心,這是十分重要的。管理之道,簡單來說是知人善任,但在原則上一定要令他們有歸屬感,要他們喜歡你。
97.與人相處共事,我學到一件非常簡單的事實:沒有人故意犯錯。這個體認讓我們集中心力尋求補救之道,而不讓犯錯的人感覺生不如死。如果這個人是塊料,他的內疚會是最令他難過的譴責。李奧貝納
98.國家有難而不憂,非忠臣也。夫守節死難者,人臣之職也;衣食饑寒者,慈父之道也。
99.長壽之道的重要一條,就是清心寡欲。
100.凡權要人聲勢赫然時,我不可犯其鋒,亦不可與之狎,敬而遠之,全身全名之道也。
101.健康長壽之法:“保健鍛煉,快走慢跑”;健康長壽之道:“三四五頓,七八分飽”;健康長壽之秘訣:“按時作息,規律生活”;健康長壽金鑰匙:“心理平衡,天天歡樂”。
102.醫道,乃養生之道、生活之道!
103.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孫子
104.凡戰之道:位欲嚴,政欲栗,力欲窕,氣欲閑,心欲一。
105.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當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
106.夫處世之道,亦即應變之術,豈可偏執一端?用兵之道,亦然如此,皆貴在隨機應變。
107.一個人要么掌握很好的專業技能,要么掌握在生活中無孔不入的本領。這兩者都是生財之道。
108.雖然,書不貴多而貴精,學必由博而守約,過能精而約之,以貫其多,與博合其大,而極于無余,會其全而備于有用,圣賢之道,豈外是哉?
109.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
110.將古人心信今人,真是信不過。若以古人至誠之道感今人,今人未必在豚魚下也。
111.臣聞大國貪于名,小國貪于實,此諸侯之通患也。今魯處卑而不貪乎尊,辭實而不貪乎多,行廉不為茍得,道義不為茍合,不盡人之歡,不竭人之忠,以全其交,君之道義,殊于世俗,國免于公患。
112.天之道,有序而時,有度而節。循天之道以養其身,謂之道也。
113.與人相處之道,第一要謙下誠實。
114.馭將之道,最貴推誠,不貴權術。
115.最大限度的誠實是最好的處事之道。
116.天之道,其猶張弓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馀者損之,不足者補之。
117.君子之道四焉,強于行義,弱于受諫,怵于待祿,慎于治身??鬃?/p>
118.一身正氣,乃做人之本;兩袖清風,實為官之道。
119.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
120.圣人之道,去智去巧。智巧不去,難以為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