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道造句,之道造句大全

1.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2.然學之道,必先明諸心,知所往,然后力行以求至,所謂自明而誠也。

3.情況不會轉變,管理之道在于轉變自己。

4.賺錢之道很多,但是找不到賺錢的種子,便成不了事業家。

5.凡事善則長,因古則行;誓作章,人乃強;滅厲祥,滅厲祥之道一:曰義、被之以信,臨之以強。

6.人生的浪尖只通過一個,未來的道路還很長,了解自己,把握自己,才是成功之道!

7.有司之慮遠,而權家之利近;令意所禁微,而僭奢之道著。

8.立本既正,然后修持。修持之道,既須虛心,又須得禮,內外發明,此合內外之道也。

9.守法度,有高出法度外之眼光;循法度,有超出法度外之道力。林紓

10.弘愛人屈己之道,酌因時適變之宜。

11.為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要在于察其疾苦。

12.研究不死之道,是上流社會和無所事事的人的事情。至于想在世間做一個還不錯的人,則每天不能不努力、奮斗、活動,以求有所為,這樣一來,將會對來世置之不理,而只在現世活動,做點有益的事情。

13.夫生民之道,莫不以養小為大,若無于小,卒不成大,故易稱積小以成大。

14.故夫貴于朝,妻貴于室,富曰茍美,古之道也。

15.自修之道莫難于養心。曾國藩

16.使人殺其母,而我用其子,不仁也。留之不使去,以絕其母子之道。不義也。

17.“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該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陶行知

18.我們常常會聽到有人抱怨社會不公,抱怨處世艱難。其實,與其怨天尤人,不如反躬自省。如果我們真的能做到把握分寸,謹言慎行,禮行天下,修身養性,我們會少很多煩惱,就自然會懂得為人處世之道

19.天之道,其猶張弓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馀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馀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20.醫之道最微,微則不能不深究;醫之方最廣,廣則不能不小心。

21.交之道,猶素之白也;染以朱,則赤,染以藍,則青。譙周

22.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鬃?/p>

23.環境不會改變,解決之道在于改變自己。

24.廉潔奉公為官之道,誠實守信做人之本。

25.國之大事,存亡之道,命在于將。將者,國之輔,先王之所重也。

26.問長生久視之道,則告以清心寡欲為要。

27.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非不能也,是不為也。

28.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厭,簡而文,溫而理,知遠之近,知風之自,知微之顯,可與入德矣。

29.做小本生意,是叔叔的生財之道

30.行兵之要,務攬英雄之心,嚴賞罰之科,總文武之道,操剛柔之術,說禮樂而敦詩書,先仁義而后智勇。

31.水之性不雜則清,郁閉而不流,亦不能清,此養神之道也,散步所以養神。

32.自信、自強、自立,是立身之本;忠誠、廉潔、勤奮,是做人之道

33.空想之道就是給我們一點儲備心靈快樂的資源。

34.今天下士君子,中請將欲為仁義,求為上士,上欲中圣王之道,下欲中國家百姓之利,故當若節喪之為政,而不可不察此者也。

35.授權并信任才是有效的授權之道。

36.無論你出身高貴或者低賤,都無關宏旨。但你必須有做人之道。歌德

37.大書法家孫過庭云:初學分布,務求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絕;既能險絕,復歸平正。大文豪蘇東坡亦曰:大凡為文,當使氣象崢嶸,五色絢爛;漸老漸熟,乃造平淡。這是為藝之道;也是為學之道;也是為人之道。造句網

38.故生乎今之世,志古之道;居今之俗,服古之服;舍此而為非者,雖有,不亦鮮乎?

39.獨享大名為折福之道。

40.在我們的生活中,人生的道路是曲折的,充滿著荊棘和崎嶇的山道。很多成功者都要經歷挫折和遭受磨難,正因為這些阻礙才使得他們走上成功之道!我終于領悟了挫折的真諦!

41.水之生不雜則清。封閉而不流,亦不能清。此養神之道也,散步所以養神。

42.勤與儉治生之道也。不勤,則窮人;不儉,則妄費。

43.竊聞治人之道,防淫佚之原,廣道德之端,抑末利而開仁義,毋示以利,然后教化可興,而風俗可移也。

44.先淡后濃,先疏后密,先遠后近,交友之道也。

45.人亦有好盡其心矣,未必圣人之道也。

46.衛公孫朝問于子貢曰:“仲尼焉學?”子貢曰:“文武之道,未墜于地,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

47.我要宣傳的不是頹廢的淫逸哲學,而是自發的人生之道。羅斯福

48.快樂之道盡可能地使自己的興趣寬廣,并對引起興趣的人和事,不做敵對的反應,而做友善的反應。

49.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

50.樂觀,如同李白的“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是歡暢的;樂觀,如同曾子的“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是豁達的!樂觀,就是快樂的!

51.夫欲安民富國之道,在于反本,本立而道生。

52.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臺上玩月。皆以閱歷之深淺,為所得之深淺耳。為學之道,莫先于窮理;窮理之要,必先于讀書。

53.天地鬼神之道,皆惡滿盈。謙虛沖損,可以免害。

54.仁之道,要之只消道一公字。公只是仁之理,不可將公便喚做仁。公而以人體之,故為仁。只為公則物我兼照,故仁,所以能恕,所以能愛,恕則仁之施,愛則仁之用也。

55.一己之道可立于天下,天下之道也盡在一己之身中。

56.任人之道,要在不疑。寧可艱于擇人,不可輕任而不信。

57.治軍之道,總以能戰為第一義,能愛民為第二義,能和協上下為第三義。

58.為學之道,莫先于窮理;窮理之要,必先于讀書。朱熹

59.帶兵之道,用恩莫如用仁,用威莫如用禮。

60.做人之道,當小心謹慎,謙又而謙。

分頁閱讀: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