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2.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3.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4.人不堪其憂,顏子不改其樂,孔子賢之。
5.“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亦不改其樂”的顏回;“君子死而冠不免”,遂“結纓而死”的子路。
6.他說,“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7.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8.只消你向自家屋里打點,孔子謂朝聞道夕死可矣,畢竟以何聞道,夕死可耶?顏子不改其樂,所樂何事?但于此究竟,久久自然有個契合處。
9.君子憂道不憂貧,即使啜菽飲水,鶉衣百結,依然不改其樂。
10.大娘,你說這是陋屋?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11.在陋巷,一簞食,一瓢飲,回也不改其樂。
12.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13.一簧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載。
14.晚生貧寒慣了,盛世亂世,晚生自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不堪其憂,不改其樂。